教育部:27.4万所,增长38.2%!

院校招生  |  2024年05月17日 10:58  |  文章来源:都学课堂

5月16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介绍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周进分享地方经验做法,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园长余琳,江西省芦溪县源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刘玉丹,北京市海淀区世纪阳光幼儿园园长董燕三位幼儿园园长代表交流体会。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一起来看要点——

截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7.4万所,比2013年增加7.6万所,增长了38.2%。

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到23.6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6.2%。其中公办园12.5万所,比2013年增长了91.9%。

2023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1%,比2013年提高了23.6个百分点。

2022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到2982.2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6.2%,是2013年的1.8倍。

2013—2022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25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6551万人次。

幼儿园生师比从2013年的23.4:1降低到2023年的13.3:1;

专科以上园长和专任教师占比达到93.1%,比2013年提高23.7个百分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和谐幸福,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近年来,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要求,优供给、强保障、促发展、提质量,构建起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服务民生、服务强国战略越走越稳。

一、学前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

一是系统部署,明确方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党的十九大要求“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党的二十大要求“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提出了普及普惠的目标任务与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专门印发的学前教育文件,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连续实施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去年启动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推动各地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发展目标任务,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发展。

二是补资源短板,推进普及。为应对人口高峰时期刚性入园需求,各地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用十年时间补上历史欠账,极大缓解了“入园难”问题,实现了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资源迅速增加。截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7.4万所,比2013年增加7.6万所,增长了38.2%。毛入园率持续快速提高。2023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1%,比2013年提高了23.6个百分点。区域差距不断缩小。从2013年到202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增长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的17个省份都在中西部,四川凉山州雷波县入园率达到90%以上,青海果洛州达日县、玛多县入园率均达到80%以上,“三区三州”等脱贫攻坚地区、民族地区幼儿均和其他地区孩子一样享有平等的入园机会。

三是覆盖城乡,推进普惠。为破解入园贵,教育部始终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各地切实落实政府责任,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在城市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在农村构建县乡村学前公共服务网络。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到23.6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6.2%。其中公办园12.5万所,比2013年增长了91.9%,充分发挥了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重要作用。普惠水平大幅提高。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8%,比2016年提高23.5个百分点,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在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

四是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为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原则,不断健全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上得起。财政投入持续加大。2011年-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2210亿元,带动各地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2022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到2982.2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6.2%,是2013年的1.8倍。成本分担机制基本建立。会同财政部出台了国家层面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各地普遍出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并结合财政补助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确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最高收费限价,通过政府分担办园成本,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资助制度不断完善。中央财政设立资助奖补资金,引导各地从无到有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2013—2022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25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6551万人次。

五是健全制度,完善治理。为确保幼儿在园身心健康安全,多措并举,推动各地各幼儿园依法治教、依法办园。健全管理制度。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幼儿园建设、教职工配备和专业标准、安全防护、卫生保健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督导评估机制。全面实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和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压实县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和幼儿园规范办学责任,截至2023年,153个县顺利通过国家层面督导评估验收,全国所有幼儿园完成一轮评估。持续推进专项治理。多次部署开展幼儿园不规范名称、乱收费、虚假宣传等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有效扭转了部分幼儿园不规范办园问题。强化安全底线。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安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防体系。

六是科学保教,提升质量。教育部始终坚持尊重孩子、尊重规律,引导各地加强学前教育质量内涵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园的愿望。建强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配备水平,幼儿园生师比从2013年的23.4:1降低到2023年的13.3:1,专科以上园长和专任教师占比达到93.1%,比2013年提高23.7个百分点。连续十年实施“幼师国培计划”,开展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全员培训。强化科学引领。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专业文件,引导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学什么”“怎么学”和“教什么”“怎么教”方面不断开展实践探索,深入推进幼小衔接攻坚行动,大力推广先进典型经验,促进幼儿入学平稳过渡。开展科学育儿宣传。连续十三年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以“游戏点亮快乐童年”“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等为主题,面向全社会持续传播科学保教理念和方法,促进科学育儿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七是推进立法,保障发展。在全面总结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学前教育法(草案)》,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经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报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通过。草案聚焦破除阻碍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凝练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从明确学前教育定位、健全规划举办机制、规范学前教育实施、完善投入机制、健全监管体制等六个方面作出全面规定,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学前教育虽然实现了基本普及,但底子薄,欠账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旧突出,随着人口变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与结构面临新的挑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的要求,以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一是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会同相关部门推进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推动各地以县为单位完善资源布局,科学配置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城镇人口流入地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较低地区,稳步增加公办资源供给。农村人口流出地区办好公办乡镇中心园和必要的村园,开展巡回支教,既要防止资源浪费,又要避免布局调整造成新的入学困难。同时,抓住机遇优化办园结构和师生比,整体提高办园水平。

二是完善普惠保障机制。中央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引导各地优化资源供给、完善投入、教师等保障机制。国家层面加快认定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县,深入开展完善普惠保障机制试点工作,督促各地依照国家标准落实并提高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统筹调剂富余编制资源,优先核定补充公办园教师编制,推进公办园教师和管理人员纳入编制管理、教师同工同酬,督促民办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三是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在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中,组织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治理,将安全隐患排查、安全责任落实等列入规范整治内容,推动各地将幼儿园不规范问题整改到位。深入推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试点工作,引导幼儿园开展自评实践探索,不断提高教师保教实践能力,以先进经验为引领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四是推进实施学前教育法。教育部将全力配合全国人大法工委争分夺秒做好草案的修改完善工作,推动学前教育法尽快出台,助力学前教育事业早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将抓住学前教育法实施的有利契机,推动各地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依法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如何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作为重要的民心工程,以“幼有善育”为目标,启动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工作。面对城市人口发展新常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转变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方法,注重示范引领与整体提升相结合,变以往对幼儿园分等定级为聚焦薄弱园、新建园等底部质量抬高;注重过程评估和高质量建设相结合,变以往创示范园、一级园作为发展目标为通过展示建设过程成效、赢得家长和社会口碑来促进幼儿园主动向高质量发展;注重统筹资源保障学前教育发展,变调整存量投入为争取各方增量投入高质量建设;注重激发园所整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变专家他评为提高园所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一是夯实各类主体建设责任。要求各区政府制定建设方案,结合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规划统筹布局幼儿园建设,增加投入,改善办园条件,提升幼儿园服务能力。2023年,全市修缮改造幼儿园309所,市区两级财政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投入高质量幼儿园建设经费约4.4亿元。要求优质园主动担当示范引领任务,明确对薄弱园的带教任务目标。组织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专家组前往各区进行全覆盖调研,指导各区完善建设方案。

二是优化资源布局促区域质量整体提升。上海推动各区组建学前教育集团或学区,集结区域优质资源优化布局,推进高质量幼儿园建设,现已形成覆盖全市公办园和部分民办园的98个集团、16个学区,激励各级各类园所抱团成长。同时,促进优秀保教人员柔性流动,支持年轻教师多岗位锻炼,鼓励骨干教师前往薄弱园任教或带教。目前,幼儿园教师100%持证上岗,88%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73%的幼儿园配备高级教师。

三是以户外活动实践为支点撬动幼儿园提升保教质量。积极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要求,将保障幼儿在园户外二小时活动作为撬动园所保教质量提升的支点,重构师幼关系。为激励全市园所实现户外场地从“运动场”到“游戏场”的转型,支持和指导园所调整布局、添置装备,改善户外材料和存储收纳条件。同时,建设户外2小时活动监测、幼儿膳食营养和健康等数字化场景,帮助教师和园所聚焦幼儿身心健康,反思保育教育效果。

四是下沉指导、伴随式宣传促评价方式转变。组建市级指导员队伍,要求指导员以伙伴的身份下沉到建设园,帮助建设园出谋划策。利用政府主流媒体,“全景”记录家门口幼儿园成长蜕变历程。编制《上海市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蓝皮书(2023年)》,从关键指标、政策与机制、内涵发展、未来展望等四个部分阐述各级政府的相关举措及推进情况,综合呈现上海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实践样态。

贵州省教育厅

如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贵州省教育厅连续十年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截至2023年底,全省幼儿园数量从2012年的3159所增加至10871所,增长2.4倍;在园幼儿数从98.3万人增加至153万人,增长5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分别达93.5%、95.11%、59.13%。

一是政府善为。连续实施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升工程,并将学前教育作为特色教育强省三大支柱之一强力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投入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48.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02.7亿元,省级45.4亿元。省级学前教育内涵发展资金增加到5000万元/年。省市县三级政府连续多年将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纳入“民生实事”,十年来新建和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9000余所;“十三五”以来,新建、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幼儿园300所,解决了近4.5万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新增小区配套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18万个。

二是园所善治。明晰全省学前教育“一面三线”工作思路,“一面”是指面上以普及普惠县创建为抓手,“三线”分别是抓引领,以国家和省级实验区、省级示范园为主;补短板,以“园园达标”工程也就是农村薄弱园为主;强体系,以“三个全覆盖”制度引领为主,形成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贵州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创新开展“园园达标”工程,通过20条措施不断筑牢农村和薄弱幼儿园办园标准底线;创建培育省市县级示范园3200所,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持续扩大;全省建立农村资源中心1500余个,幼儿园管理集团600余个,教研指导责任区400余个,构建城乡公民办幼儿园“三个全覆盖”的内涵发展机制。

三是部门善行。与省发改、住建等部门协同指导各地结合出生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以县为单位每三年调整一次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教育、公安、卫健等多部门各司其职,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全面完成幼儿园安全防范“4个100%”建设。2016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省、市(州)、县三级财政累计投入补助资金36.34亿元,累计惠及全省农村学前教育儿童609.57万人次,实现了全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全覆盖。全面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下达专项资金9.8亿元,惠及175.06万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四是教师善美。结合中央“特岗计划”同步实施地方“特岗计划”补充农村幼儿园师资,从2018年起,地方“特岗计划”全部用于幼儿园教师招聘,共计8365人。以“同工同酬”为原则,各地创新实施“员额制”“双轨制”“四同”等政策,补充并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多渠道新增公办幼儿园教师5万余名,全省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从2012年的1:23.95提升到2023年的1:7.33。指导14所普通本科高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了5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提高了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模。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落实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园长 余琳

如何办好公办幼儿园?

近年来,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政策,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让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感到幸福。

一是政府不断加大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如:我园通过领办分园,公办学位增加了10倍以上,还与区域内15所普惠性民办园结成发展共同体,带动他们共同发展。目前,成都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到85.65%,“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基本解决。

二是推进农村、乡镇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成都市教育局将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结成联盟,一大批高质量的农村、乡镇幼儿园发展起来。如我园所在金牛区和邛崃县结成“金邛教育联盟”后,邛崃平乐古镇一所小型民办幼儿园每周到我园学习,从一开始的简单复制模仿到逐渐内化,这所民办园不断提高办园质量,创建成为成都市一级园。

三是支持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四川省教育厅充分发挥优质公办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组织优秀的园长、骨干教师参与支持甘孜、阿坝、凉山等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项目,不仅保证了四川边远民族地区普惠性幼儿园的数量,还有计划地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村幼师资。

江西省芦溪县源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 刘玉丹

如何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好政策,芦溪县的学前教育日新月异。

一是幼儿园的面貌今非昔比。县委县政府在生源充足的乡镇新建公办中心园、支持有需求的村落办独立村园,偏远山区动态设立“幼教服务点”,全县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2.3%,普惠率实现了100%。现在我园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师资力量今非昔比。县委县政府通过定向培养、公开招聘等举措,为所有的幼儿园配足配齐了专任教师。公办幼儿园教师无论编内、编外,工资待遇都是县财政负担,都能通过职称评聘等方式正常增资。

三是教研工作今非昔比。芦溪县配齐了专职幼教教研员,还组建了18人的兼职教研员团队。县教育局的专职教研员需要担任教研基地园的第一园长,带领老师们开展教改实验,确保幼儿园的保教方向正确。多样的教研活动确保了村级幼儿园保教质量同步提高。

四是保教质量今非昔比。在芦溪县“让游戏落地乡村园”要求指引下,我园提供了充足的游戏材料和游戏时间,支持孩子自主游戏。教师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倾听记录孩子的表达,看见了孩子们在游戏中无穷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研究儿童的过程,反过来又促进老师开展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北京市海淀区世纪阳光幼儿园园长 董燕

如何办好普惠性民办园?

2018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两级出台了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扶持政策,对普惠性幼儿园给予生均定额补助、租金补助、综合奖补资金,我园在北京市率先申请认定为普惠园。我园实行普惠后,保育教育费收费不高于一级一类公办幼儿园政府指导价。市级生均补贴、海淀区区级生均补贴两项补贴合计达到18000元/生/年,且每半年划拨一次到幼儿园账户,政府的资金补贴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让我们在发展上得到了充分保障。

一是合理使用普惠经费,有效提升办园质量。办园条件持续改善,重新添置了千余册班级图书、教师用书及玩具等,增添了暖气及管道、空调、网络等设施设备。教师工资待遇持续提高,建立教师培养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认定普惠园后连续四年,为每位教师普调400-500元/月。

二是坚持普惠,凝聚师资力量,提高办园实效。我们实施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开展行之有效、深入人心的师德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我园20名专任教师全部参与了职称评定,4名教师入选区级骨干、学科带头人。市区两级全覆盖继续教育研修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区级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全覆盖、分层次、个性化继教培训。全体保教人员100%参加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了保教工作人员的专业自信。


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相关文章

“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院校招生 昨天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院校招生 2025.8.25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院校招生 2025.8.25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院校招生 2025.8.22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院校招生 2025.8.21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院校招生 2025.8.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联考课程 查看更多 >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视频课程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视频课程

1.2万

免费

25管硕院校官方调剂说明会(0223)MBA/EMBA/MEM/MPACC

25管硕院校官方调剂说明会(0223)MBA/EMBA/MEM/MPACC

0

¥ 9.90

2026MBA提前面试全程班

2026MBA提前面试全程班

520

¥ 1280

备考教材 查看更多 >
生态竞争-数字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

生态竞争-数字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

0

¥ 68

英语(二)历年真题精讲(MBA/MPA/MPAcc等专业)

英语(二)历年真题精讲(MBA/MPA/MPAcc等专业)

4

¥ 55

MBA MPA MPAcc管理类联考历年真题试卷

MBA MPA MPAcc管理类联考历年真题试卷

317

¥ 29.80

杨琼

杨琼 高级教育顾问

QQ: 2126999655

TEL:15311676757

立即咨询

免费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加入备考交流群

相识不恨晚,备考路上肩并肩

关注都学课堂,了解最新资讯

都学课堂服务号
都学课堂MBA
  • 问老师

  • 手机看课

  • 微信关注

  •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