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还要二战吗?
院校招生 | 2024年04月12日 09:41 | 文章来源:都学课堂
小编一直在想要不要聊“二战”这个话题。
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可能不只是二战,今年或许已经是三战甚至四战,结果却依然事与愿违。
所以小编一直在纠结能不能说、要不要说,小编担心自己任何一句不经意间的措辞,会影响到你们本就挫败的情绪,甚至影响你们接下来的选择。
可后台那么多的留言、那么多的私信,又都在告诉小编,这个时候的大家需要你们信赖的「师者」说点儿什么,指引也好,方向也罢,总得说点儿什么。
所以接下来的这些话,请大家辩证着看,不必完全听从,却也可做参考。
01.山高水远,先找自己
前天我右腿撞到椅子腿儿上,当时觉得疼了一阵儿也就没事了,今天才发现那一块已经青紫。
人生很多事情都是要延迟到许久才会感觉到疼。
比如18岁高考的遗憾,会在毕业很多年后路过某个高中门口,看到一群青春洋溢的高中生吵吵闹闹地走过的时候,到达顶峰;
你能想到吗?也许到你四十多岁的某个夏夜开车回家,在某个红绿灯的时候,你会突然反应过来,十九岁的时候,那个人说的那句话原来是这个意思。
我想表达的是,只要你兴起过考研这个念头,你就放不下它了。
即便你在被失败打击过之后,无数次告诉自己努力过了、不后悔了,可倘若真的就此放弃,在此后很多年后的许多个瞬间里,它都会突然冒出来,扎的你心里顿顿的疼,且反反复复无穷尽也。
你依然会在看到那种「30岁+考研上岸」的话题的时候,忍不住点进去看;
也会在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晒的拟录取通知书和「百战归来再读书」的文案的时候,觉得豪情万丈;
你会为每一个「一路生花」的视频点赞,也会暗暗地想如果是自己的话要配上什么样的上岸文案。
考研这件事情,已经折进去你太多的眼泪和期待了,不是我们或者其他任何人说考或者不考就能左右的。
书里说“少时不得之物,终将困其一生”。所以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决定的话,你不妨倒推着思考,想想它会不会带给你“延迟的痛感”,会不会成为你接下来许多年的遗憾。
02.有些人,不适合二战
看到这里你们应该也看出来了,对于“是否二战”的问题,小编的回答其实倾向于“是”。
但是老实说,其实有一些人,是不适合二战的。
首先是盲目跟风的人。就是那种我考研不是因为我想考,而是因为别人都在考,所以我考。这类同学考研的“初心”和自己无关,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考研,于是在长时间的备考过程中会缺少坚持下去的信念感,也就很容易半途放弃。
其次是容易打退堂鼓的人。就是那种刚开始做出考研决定的时候意气风发,遇到点事儿就喊着不考了。考研最累的可能不是备考刷题,而是整个过程中对不确定结果的漫长等待,还有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把控、自己扛的孤立无援。
然后是情绪容易崩的人。考研过程中情绪会崩是很正常的事儿,但你要做好心里准备,二战只会比你一战备考的日子更难熬,如果你心态不稳,很有可能会陷入在“我二战必须得考上”、“如果还是没考上怎么办”、“我又辛苦这一年到底值不值”这样的情绪里无法自拔,最后焦虑到根本学不进去。
最后是孤军奋战的人。尤其对于在职考生而言,需要边备考边工作还要平衡好家庭和社交,绝不存在只有备考和工作的完美乌托邦世界,你会发现发现如果没有家人朋友的鼎力支持,很多时候你根本无法合理平衡好生活工作和学习,各种事情会把你搞到焦头烂额。
至于被很多“过来人”提起的拖延症其实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也不必将其视作是否二战的影响因素。
现代人会有拖延症太正常了,但是你会发现在某种情况下,拖延症在deadline面前是可被“治愈”的,而且有过一战的“要是再给我x个月我肯定能考上”的经历后,你自己肯定也会下意识地去纠正自己拖延症的问题。
03.一战你真的全力以赴了吗
假如看到这里,你依然打算二战,那小编希望你再好好考虑一下下面这几个问题:
①你是否能接受和承担再次失败的风险?
“并不是你二战就一定能考上”,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每年二战、三战的同学不在少数。所以你需要考虑清楚——
从物质方面来看,你的经济实力是否允许你再来一次,是否能承担起你再次失败的风险?
从心理层面来看,你的心理是否能支撑你再搏一回,是否足够坚强到能承受二次落榜的失落?
如果答案都是“是”,那请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全身心投入二战。
②你的家人是否支持你二战的决定?
考研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无论是父母还是妻子和孩子,你需要和他们认真聊聊这个问题,聊聊你的想法,也听听他们的意见。
我知道最终做决定的一定是你,但是我还是希望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能让你这条路走的不那么辛苦。
③今年的备考你真的做到全力以赴了吗?
你早早就买了课,直播课的时候你说直播进度太慢,你等后面倍速听录播;录播课的时候你告诉自己倍速听课很快,不着急,可以攒几天的一起听;
你知道单词要每天背,于是特意早起打算背单词,顺便拍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半分钟后有人给你点了个赞,你看了一眼;又过了一会儿有研友找你聊天说早起背书好惨,你深觉如此,于是你们聊了起来。
做题的时候,你遇到不会的立刻翻开答案,“哦~原来是这样,我刚才没想到这个解法”,然后下一次依旧不会。
……
所以,请你在做出二战的决定之前扪心自问,你真的努力了吗?如果再来一次,你真的可以做到全力以赴吗?
04.决定二战,现在能做什么
①重新选一次学校和专业
经历过上一次之后,小编现在再说“在考研这件事情上,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大家都同意吧~
你得先搞明白你是想考研上岸,还是想要名校title。但是就算搞明白了,学校其实还是不好选,因为这两年的考研情况有点儿诡异,许多双非院校爆满,双一流院校却招的比报的多,而且每年的招生情况都变化莫测,所以选学校这个事儿属实得好好琢磨。
再说选专业这事儿,如果觉得MBA学费太贵,那MEM真的是“平替”吗?如果觉得MEM分数线太高,那MPA到底适不适合职场人?MTA这个分数线超低的专业又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在备考前期就做好这样的分析和选择,会让你今年的备考之路走的顺畅许多。
②认真理清楚考试流程
今年复试线出来的时候,我才知道有那么多人不知道有提前面试这个上岸bug!而且很多人都只知道MBA有提面,不知道MPA、MEM、MTA、MPAcc都有提前面试。
这么好的“翻牌子”选学校,提前锁定上岸名额的机会竟然错过了,实在是让人叹惋。
所以今年,提前整个流程图,把这一年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的流程理顺了,每个上岸机会都得抓住!
希望明年这个时候,你的上岸文案是:去年所有的遗憾,都是今年惊喜的铺垫。
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网友锐评2025最惨10大专业
中国政法大学2026年接收推免生网上报名工作预通知
今年考研初试什么时候?研招网何时能公布?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