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助力Vol.2 | 联考倒计时6周,交大安泰学长学姐的笔试备考经验都提到了什么得分秘籍?

院校招生  |  2023年11月13日 13:51  |  文章来源:都学MBA

@2024级考生:

联考倒计时两个月,你,准备好了吗?我们准备了学长学姐的笔试冲刺锦囊,这里有真实的体验、详细的规划,安泰的温度,助你“金榜题名”!

23级学长学姐们的笔试冲刺锦囊:

2393 崔泽勋

面试附加分10分

笔试204分

英语考试接近4级难度,总体而言不算难。我的弱项在于词汇量,因此在英语上我的策略是每天学200个新词,复习100个老词。这样坚持了2个月,词汇记忆率基本上达到了考试词库的70%,当然,这种方法记住的单词是很薄弱的,所以在工作中常看的行业报告,我也更多选择英文报告来增强练习,这样一路下来,也从死记硬背转变到了一定程度上能理解和阅读的程度。

作为管理类综合考试的核心,逻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其中最难的莫过于抛开生活式的思维惯性,关注逻辑而非内容,只要过了这一关,后面的逻辑学习就会顺利起来。这方面的学习建议直接听课,不论是网上的MBA课程,或者高校的逻辑公开课,找到自己能听懂能理解的最重要。逻辑思考和表达的习惯,不仅体现在考试结果里,也会悄然渗透到日常生活工作中,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习惯慢慢改变了。

这里插个题外话,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是我看过的一部讲述表达逻辑的书,它比较理论化地阐述了如何以建立思考和表达信息的逻辑结构,强推。

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一!定!要!模!考!

考场上的时间真的非常紧张。英语也许尚可,但管综的题量可就是另一个等级,3个小时的时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非常紧张,没办法顾全所有考题是常态。考试过程中一旦过多地专注于“难题”,几乎就会做不完。因此,在考前的模考中充分了解自己的做题速度,快速识别会与不会的题,把控好每个模块的时间消耗,做好取舍,把时间效率做到自己所能做的最高,从拿分的角度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239G 赵燕

面试附加分10分

笔试180分

1、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一定一定要预留时间复习,刷足够多的真题,尽量不要向我一样临近考试才开始备考,每天顶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学习,影响学习效果。

2、对自己的优劣势学科要有清晰的分析和规划,明确哪些是你的的提分科目,哪些是保底科目。

3、认真对待每一次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可以检验学习的效果,查漏补缺,同时通过模考过程中答题情况总结做题经验,合理布局。

4、做题顺序、时间控制很重要:对每个科目都要提前设定好大致的答题时间,遇到难题不要恋战,保障后面的题目要做完。如果你擅长数学,可以先做数学,但同时也要控制时间,给逻辑和作文预留时间,尤其是作文,很多人会因为时间不够写不完。如果你不擅长数学,建议数学最后做,先写作文、再逻辑最后数学。

这里我还要说明一下,如果是跟我一样开始比较晚的同学,第2、3点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刷题,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优劣势学科进行分析,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发挥优势科目的作用争取能够快速提分。

拿我自己来说,通过第一次模考之后,我就清楚的知道数学是我的短板,因为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内,要想把那么多的公式记住又能熟练运用并且能够快速答题,对我来说是非常难的。而英语和作文因为自身有些基础并且通过多背多看一些历年优秀范文和模板,是可以短时间内提高分数的,所以我把英语和作文定位为可以快速提分的科目,重点攻克。

2392 郭志强

面试附加分10分

笔试249分

在2023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我以249分的成绩名列笔试第一,并顺利获得预录取资格。此次,我主要想分享的是笔试经验。

我将按照科目分为数学、逻辑、写作、英语四个方面介绍。

首先是数学科目的备考。数学是决定管综成绩高低的基本盘,也是我们拿分的主战场,好在管综数学基本上是高中的知识点,但考试侧重与高中不同,考试内容重技巧轻计算。

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要注意三个点:第一,把握整体,打牢基础,一定要把知识点吃透再去做题巩固,将知识点与知识点连成网络,知识网络汇成知识体系,这样在面对大部分数学题的时候就会无往不利;第二,掌握一些进阶技巧和公式,管综考试时间紧迫,考场上经常出现会做的题因为时间压力而难以下手,这时候掌握一些进阶的公式直接代入数据可以缩短大量运算的时间;第三,细节决定成败,平时练习就需要按照真题的标准去模拟,认真审题标注重点仔细计算,保证会做的题全部都可以拿分。

另外,在平时数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注意练习的是方法和思维,特别是思维,这个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根本。锻炼数学思维的方法需要我们多做经典的难题并懂得举一反三,彻底吃透题目考察的是什么。锻炼出强大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高分便可以水到渠成。

其次是逻辑的备考,逻辑是最难的也是最简单的科目,难是入手难、反习惯,简单是公式化、变化少。对于刚开始学习逻辑的考生,我的建议是,找出一周的时间突击逻辑,一口气学完所有的知识点然后开始做题巩固,这样可以避免学了第二章忘记第一章的尴尬。总之,逻辑第一遍的学习切勿拉长战线。

逻辑是一门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的科目。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多练习、多多刷题。真题是最好的习题,可以把近些年的199真题和396真题都刷一遍,大多数题目工整,难点巧妙,值得我们反复去研究和复盘。在10月份左右,我们应保持每天刷30道逻辑题的习惯,最主要的是练速度,在保证准确率的情况下,30道题45分钟左右完成是比较优秀的目标,速度在考场上非常重要。

第三点是写作,包括论文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这两部分占到了65分,同样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考虑到大多数考生都是在职备考,可能在刷真题时面对作文有所懈怠懒得动笔,我的建议是:多看多学多积累,在考试前至少需要动手去写10篇左右的文章。

具体来说,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首先我们要知道行文规范和格式,也就是所谓的模板,剩下的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文章题目来填补。在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在文中勾画文章论证不严谨的地方,然后在脑海中去构思怎么去指出其瑕疵,大概罗列缘由,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也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而对于论说文,如果想得高分,思路、眼界、语言、字迹缺一不可。这里我推荐各位同学们可以去微博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学习一下优秀的笔杆子文章,提升一下眼界和语言,培养公文写作的感觉。另外,我们可以多多去看优秀的范文,思考他们的论证过程,整理归纳,形成自己习惯的写作思路。

最后就是英语的学习,其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背单词,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背单词的四步走战略:第一步,5500词的背诵,大概花费一个周的时间快速将5500词过一遍,要求认识单词,熟悉含义,将没有掌握的单词抄到笔记本上方便后续复习;第二步,在做真题的时候讲不认识的单词词组划下来,整理时摘抄到笔记本上;第三步,将真题的阅读按照内容分为经济、社会、教育、环保等几大类,将每一类文章出现的高频词重点词全部整理背诵;第四步,根据词根词缀法来串联单词。

239K 朱茵

面试附加分10分

笔试243分

1.阅读理解教材上所有提到的知识。教材的逻辑是经过多年打磨,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但是难免由于不同的人的基础水平不一样,导致教材中有一些知识点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或者缺失的。这时候千万不要糊弄过去,通过各种搜索引擎,网络会给我们解释这些缺失的知识。不在任何一个知识点上脱节可以保证接下来的复习进程是顺利的。

2.完成课本上出现的所有题目。这里的完成包含两部分,第一是我们在不看答案解析的前提下亲自做完所有出现过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第二是所有做题过程中有疑问、有错题、有不会的题都要当下理解答案中的解题思路。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记录下所有你遇到的有疑问、有错题、有不会的题。

3.复习错题。上面两步会花不少的时间,通过上面两步,我们会得到很多很多错题,在考试前1-2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可以开始反反复复的刷我们的错题集了。通过这一步,我们能有更高且稳定的考试得分。

通过这三步,我们就可以吃透一本教材。但我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虽然用纸质书本来学习有仪式感,但是非常不便于整理和复习错题,所以在一番挖掘下我发现了MarginNote3这款APP,它的设计思路是和我的学习备考逻辑几乎一致的,推荐大家可以使用它进行复习。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考研复习很累,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和身体上的疲劳。因此,建议大家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此外,也要学会放松自己,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考友也会事半功倍。预祝大家跟我一样无痛上岸!

239G 季益亮

面试国家线预录取

笔试185分

1)数学是我的强项,数学考的基本都是初高中的内容,难度并不大。基础好的同学在大纲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后,重点关注解题方法或思路,训练做题速度,严格控制时间,对其中一两道题可以适当的放弃,因为有些题目就是来耽误你的时间的。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考虑培训班或者一些网上的视频教程进行系统复习,然后再进行上述的复习计划。

2)逻辑,个人建议还是要进行系统的视频学习或培训,理解各种的逻辑关系,掌握解题套路。平时的错题注意总结,定期的拿出来做做。

形式逻辑主要特点是难度不大但耗时,有的题目文字篇幅相对较大,所以一定要理清思路,不要急躁。

论证逻辑有难度,不要用自己的常识去判断,一定要抛开常识,放下自己的感情,做一个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分析推理注重寻找突破口,如果一时间找不到可以适当放弃。

分析推理注重策略,一旦策略不对事倍功半可能还无法解题,平时各个类型的分析推理题都做做并总结。

写作,建议看一些视频培训教程,里面会有一些方法论和论文模板,论文平时一定要写,考试时不要打草稿。

论证有效性分析难度不大,逻辑的基础理解清楚后,把18类各种逻辑错误进行整理并理解,然后在文中找出四处符合逻辑错误,最后再套用模板即可成文。

论述问有些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合理的命题很重要,至于具体的论述方式网上有视频教程整理了几种不同的论述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应对。

3)英语

英语注重平时功底,个人英语一般给点浅见,如果基础和我类似,英语长难句这块建议可以从基础学习下,然后就是真题一定要做,重视阅读理解。考试时时间相对充分,英文大小作文建议打草稿,保证卷面整洁。


都学课堂MPAcc全程班。选MPAcc,上都学课堂

相关文章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院校招生 昨天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院校招生 昨天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院校招生 2025.8.22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院校招生 2025.8.21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院校招生 2025.8.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张雪峰揭秘: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才是读研的隐藏款!

张雪峰揭秘: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才是读研的隐藏款!

院校招生 2025.8.18
联考课程 查看更多 >
考研英语单词带背

考研英语单词带背

1281

¥ 29.90

管理类 · 写作新教材配套课

管理类 · 写作新教材配套课

3.6万

免费

25管硕院校官方调剂说明会(0223)MBA/EMBA/MEM/MPACC

25管硕院校官方调剂说明会(0223)MBA/EMBA/MEM/MPACC

0

¥ 9.90

备考教材 查看更多 >
MBA管理类联考历年真题精讲精析4本套

MBA管理类联考历年真题精讲精析4本套

37

¥ 179

管理类—写作历年真题精讲(MBA/MPA/MPAcc等专业)

管理类—写作历年真题精讲(MBA/MPA/MPAcc等专业)

9

¥ 39

正版现货】考研英语(二)新教材

正版现货】考研英语(二)新教材

61

¥ 46.50

赵洁

赵洁 资深备考专家

QQ: 3306270471

TEL:13331153269

立即咨询

免费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加入备考交流群

相识不恨晚,备考路上肩并肩

关注都学课堂,了解最新资讯

都学课堂服务号
都学课堂MBA
  • 问老师

  • 手机看课

  • 微信关注

  •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