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硬核理工,砥砺奋发,冲刺一流!

院校招生  |  2023年10月30日 10:25  |  文章来源:都学MBA

历史绵长,底蕴深厚。

桂林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

五改归属、十易校名,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到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从隶属原国家重工业部到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重点高校,学校始终位列华南地区高校的排头兵位置。

图 | 桂林理工大学

应时而立

1956年,正值年轻的共和国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建设的火红年代。

广西地理战略位置险要且矿物资源富饶,为满足祖国建设需要,培养紧缺的地矿类专业技术人才,国家重工业部决定创建桂林地质学校。

应国家之需而建,谋国家强盛而立。

早在办学之初,学校就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探矿、采矿、选矿、冶炼等领域不断深耕。

1987年,桂林理工大学就凭借“长江中下游铜硫金银资源重大发现与个旧——大厂锡矿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及远景”项目斩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迄今为止广西高校科研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2年,桂林理工大学陈平教授团队凭借“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应用”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广西在此奖项的又一突破。

图 | 桂林理工大学两度斩获科学技术奖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桂林理工大学刘希军教授带领的关键金属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教师团队名列其中,是广西高校入围的2个团队之一。

资源勘查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旅游管理等2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矿床矿相学、地球科学概论、水污染控制工程等1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充分体现了桂林理工大学办学特色。

图 | 桂林理工大学校训石

实力强劲

辉映着世纪的光芒,紧跟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新一代桂工人光前裕后,继往开来。

进入新纪元,桂林理工大学再续辉煌。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桂林理工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成功入选B类,实力不俗。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和土木工程两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表现亮眼。

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和地球科学等5个学科先后跻身ESI世界排名前1%。

图 | 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

“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针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这样的指示。

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号召下,桂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改革,大刀阔斧。

对招生就业不好、评估结果不佳、对学科支撑力度不大的专业进行“撤并转”,逐步压缩趋同设置、人才饱和的非基础性专业,积极培育学科交叉专业,坚持学科链精准对接产业链。

桂林理工大学对接“广西特色资源(有色金属、稀土等)勘查—开采—冶炼—加工—废弃物处理—生态修复”产业链,构建了“地质、环境、测绘”—“冶金、化学”—“材料、化工”—“环境、土木”—“旅游、风景园林”等学科链,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智库建设,进一步凸显学科特色。

图 | 优势特色学科精准衔接广西重点产业

广西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名,铟、镉、镓、铊等稀散金属资源均位居全国前列,是现代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撑材料。其中,广西中重离子型稀土已探明储量超过250万吨,占全国已探明总储量的23%。

从稀土大省到稀土强省,桂林理工大学胡振光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产业化项目40多个,与稀土打交道的10余年,他带领团队开创了广西稀土产业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新时代。

2022年桂林理工大学胡振光团队的科研成果以合同金额2500万元实现转让,创广西高校同类科技成果转化新记录。

图 | 胡振光教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

广西地貌复杂,山脉层层相套,丘陵连绵起伏,而岩土体类型复杂多样,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

面向国家重大工程/灾害提供技术支撑,桂林理工大学科研团队攻关岩溶塌陷“地下水条件”地表生态环境要素的技术难题,为我国南方岩溶地质重灾区岩溶塌陷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开辟新思路。

相关团队还承担了川藏铁路和南水北调西线等重大工程建设的活动构造与工程地质研究专题项目,为川藏铁路世纪工程建设规划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以一流学科为牵引,集中力量建设好与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群,在“高原”上建“高峰”,以特色创一流。

桂林理工大学科建设改革成果显著,在新一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多个学科提档,学校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图 | 桂林理工大学

勇攀科研高峰

一系列重大转型和科研突破的背后,蕴藏着一所地方高校将学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紧密相连的坚定决心和行动。

科研论文不仅要发表在期刊上,也要写在祖国大地上。

做好两篇文章,桂林理工大学坚持以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发展重大理论和工程问题为导向,重点培育,积极引导科研团队申报并承担多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

通过成果资助、政策引导、评价体系改革、健全奖励机制等措施,学校培育产出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

图 | 桂林理工大学海工材料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示范线

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4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专题项目各1项,到位科研总经费超1.15亿元,表现出强劲的综合科研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获批,也意味着学校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已经确立了足够的优势,拥有了稳定的科研“主战场”。

四年间,桂林理工大学累计申请国家专利2258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进入全国百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图 |桂林理工大学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学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700余项,其中包括“973”前期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70余项。

大项目的屡屡获批,依赖于强劲科研平台的支撑。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紧抓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高层次科研平台和新型智库建设,新增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与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方石山地球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11个。

目前,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政府院士工作站2个,广西重点学科24个(其中5个为优势特色学科),广西一流学科5个,广西重点实验室8个。

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千万级国家项目的屡屡获批,足以证明桂林理工正逐渐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理工大学。

图 |冲刺“双一流”

进入新纪元

瞭望星辰、南极科考、深海探测……桂林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将人类探索的触角伸出了无限远。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为国造重器,是属于理工科的最高级浪漫。

勇敢挑战中国“天眼”索网重担,桂林理工大学朱万旭教授带领着科研团队日以继夜不断攻关,最终助力中国技术领先于世界。

目前,大型索结构健康监测及检测维护的关键技术已应用于FAST索网结构以及湖南衡阳东洲斜拉桥、广东顺德区德胜体育中心索穹顶结构等50余项实际工程,近三年实现新增销售额2.28亿元。

图 |桂林理工大学朱万旭教授(左二)与研究团队在“中国天眼”下合照

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桂林理工大学周国清教授带领团队潜心投入水底地形测绘关键技术研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研发了水底地形无人船载激光雷达测量装备并已运用于江河湖海水底地形测量。

周国清教授团队申报项目继2018年后再度获批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立项,资助金额1800万元,成为学校迄今为止唯一获批两项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团队。

2022年,周国清教授团队凭借“水底地形测绘无人船载单波段LiDAR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获奖证书

先后5人赴南极腹地考察,在一片冰雪茫茫中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低温,桂林理工大学团队成员成功研制了南极微陨石收集设备并获国家专利,使我国迅速跻身于全球第三大南极陨石拥有国。

虽然陨石研究起步较晚,但现如今,我国在南极陨石的研究上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图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在南极

而这一切,都被记录在了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里。

以鱼龙和海百合为代表的关岭生物化石群,种类齐全的陨石标本、南极岩石,各种精美的矿物晶体、珠宝玉石……拥有实物标本超过5万件,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被赞为是“华南地区功能最为完善的地质博物馆”。

展示柜里,无论是为表彰科研工作者作出卓越贡献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奖章,还是标志着学校教师为国家陨石收集和研究工作作出巨大贡献的南极陨石标本,还是授予援助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专家团队的“工人先锋号”锦旗……

一件件藏品的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蕴含着一代代桂工人开拓进取、拼搏奉献的科学精神以及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图 |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内部

为航空救援提供关键技术支撑;选派科技特派员赴贫困村开展科技精准扶贫,为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在不为人知的背后,这些科技工作者们将自身力量融入国之强盛,用智慧信念铸就大国重器。

67年如一日,桂林理工始终坚持“勤奋,求实,献身,开拓”的办校精神。

七星叠翠,漓水流长,屏风紫气蔚霞光。

桂林理工大学将和无数堪当大任的桂工人携手一道,书写下一个传奇。


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相关文章

“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院校招生 昨天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院校招生 2025.8.25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院校招生 2025.8.25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院校招生 2025.8.22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院校招生 2025.8.21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院校招生 2025.8.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联考课程 查看更多 >
管理类联考写作基础课程-田然

管理类联考写作基础课程-田然

698

¥ 99

25管硕院校官方调剂说明会(0223)MBA/EMBA/MEM/MPACC

25管硕院校官方调剂说明会(0223)MBA/EMBA/MEM/MPACC

0

¥ 9.90

历年英语真题精析

历年英语真题精析

1

免费

备考教材 查看更多 >
正版现货】MBA、MPA、MEM、MPAcc等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新教材

正版现货】MBA、MPA、MEM、MPAcc等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新教材

127

¥ 46.50

MBA管理类联考历年真题精讲精析4本套

MBA管理类联考历年真题精讲精析4本套

37

¥ 179

2026考研英语(二)全家桶【教材+单词书+真题+配套课+资料】

2026考研英语(二)全家桶【教材+单词书+真题+配套课+资料】

15

¥ 99

杨琼

杨琼 高级教育顾问

QQ: 2126999655

TEL:15311676757

立即咨询

免费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加入备考交流群

相识不恨晚,备考路上肩并肩

关注都学课堂,了解最新资讯

都学课堂服务号
都学课堂MBA
  • 问老师

  • 手机看课

  • 微信关注

  •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