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3年vs工作3年,你选哪一个?

院校招生  |  2023年09月13日 10:15  |  文章来源:都学MBA

大学毕业前总会面临考研or工作的选择,也有很多学生特别犹豫,不知道应该选择考研还是选择直接就业。

部分选择考研的同学认为,学历的加持可以让自己赢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图源网络

一些选择工作的同学,想要在毕业之后帮助家里面减轻一些负担。

*图源网络

小编汇总了网上大家关于读研或是工作的讨论,原因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点↓↓

考研派的想法:

1.提升学历将来选择更多、更好,就业更好;

2.对踏入社会恐惧,考研成功就能多享受三年校园生活,让暴风雨来得更晚一些;

3.所学专业专业性太强,大学四年达不到要求,还需要继续提高。

就业派的想法:

1.担心考研考不上;

2.读了那么多年书终于可以自己挣钱,不用父母再操心,独立的样子很酷;

3.出来打拼三年,等同龄的研究生毕业开始工作,自己已在职场站稳脚跟。

三年时间,说来不长也不短,但是足以让一个大学的毕业生有一个蜕变。

读研三年VS工作三年,差别在哪?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大学毕业,到底干啥”成为了比肩哲学的难题。

究竟应该怎么考虑未来?这些过来人的建议,也许能给你答案

建议考研派

“对象刚好工作三年,我也刚好读研三年。

我和对象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她选择上班工作,我去读研了,当然我们也异地了三年。我们之间的差距,我体会最深的是认知和眼界,很多时候关于同一件事我们的看法产生了分歧,我认为她说的没有道理,她有觉得我讲的不对。

这三年,我对象变化也很大,以前的她积极、向上、敢闯敢拼,有自己的想法,步入职场后,这些都在慢慢消散,我也和她开玩笑的说,以前在大学的时候可羡慕你了,敢闯敢拼。但工作环境使然,她身上的锋芒和锐利也慢慢消失。

工作和读研各有千秋,要是真要我选一个,还是读研,这三年真不后悔,值得!”

——来自知乎用户:@小**风

“工作三年和读研三年。差别还是非常之大的。

生活的圈子的不一样。工作的三年,你和你的同事,变化其实不会是很大,工资不会涨很多,职位的提升也不会很快。而选择考研,你会认识到接触到更多更优秀的人。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信息。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圈子平台不同,人的视野和境界也就相对不同。

价值的不一样。读研三年其实就是在做个人投资,投资的是你的思想,你的理念。能够成为一个更为专业的,能够给别人提供价值的人。就像你在打造一个精美的个人名片。

工作三年,如果大家都是安于现状,那么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思想迟早也会被同化的。从而放弃努力和拼搏,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来自知乎用户:@丹**飞

建议工作派

“我迫切地投身到这个剧变的社会中,去体验这座城市的温柔与残酷,去奋不顾身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赚到足够多的钱,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体面一些。

这句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内心总觉得自己是偏向实践性的,并没有对某一个领域有着强烈的学术研究欲望,而且我很想靠自己的能力(经济、社会阅历)来改善我们家境,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

最近在一些书籍里面学到了很多思考方式,我觉得自己已经慢慢坚定了就业的心,并决定要付出努力,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感触一番事业。”

——来自知乎用户:@白**嘞

“工作三年融入了社会,有了工作的实践,知道了生活的不易,所以会更加的努力。

考研三年,还是活在书本中,空想大于实际,到社会后容易高不成低不就。”

——来自知乎用户:@刘**s

在社会越来越卷的现状下,考研or工作成为了一个世纪难题。

关于人生选择的问题,大概永远不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只有适不适合。

读研3年你可能收获:

1️⃣文凭

有了研究生文凭,高学历自然会有高学历的优势,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平台也更高;

2️⃣技能

这三年专业技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关于职业规划也更加明确,生活习惯也更规律,至少起点已经不会太低;

3️⃣人脉资源

进入到研究生以后,自然也会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包括导师和同学等等都是宝贵的资源,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所帮助。

工作3年你可能收获:

1️⃣收入

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一笔小存款,虽然不算很多;

2️⃣技能

技能有所提升,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经验;

3️⃣规划

对自己人生有大致规划,或学好本事成为精英,对自己适合什么和喜欢什么有所领悟,不断摸索与前进。

当然,每个人的想法、经历的不同,也会导向不同的选择。这种决策无关对错,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更适合的选择。

无论是工作还是考研,只有在充分了解信息的情况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行。关于读研和工作怎么选,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①根据自身情况,具体分析

读研意味着对所学领域更深入的学术研究,进一步地深造有利有弊,但是有些同学的性格和兴趣其实并不在此,只是凭借一腔热情就投入到考研大军中,在读研的过程中才慢慢意识到并不适合自己。这个时候建议大家从兴趣、性格、自身能力等方面多重考虑。

②专业领域的学术要求

如果你所学的专业本身存在着较大的学术壁垒,并且需要日积月累的研究、学习才能实现更大的进步,那么读研既是一种提升学历的手段,同样也是提高自己学术能力的途径。

③判断机会成本

读研还是工作,就是机会成本的问题。如果你选工作,那就损失读研三年的收获(校园时光、学历提升、奖学金等);如果选择读研就损失这三年的工作收入、经验以及晋升机会等。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判断,哪个更值得,更在乎哪一项。

最后,小编想说:

毕业后的选择意味着人生下一步的方向,建议大家一定要冷静思考,沉下心来,明白自己最终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二者都有困难需要克服,考研毕业难,工作不符合个人期待,所以,切忌因为“逃避”忽略提升自我的方式。


都学课堂MPAcc全程班。选MPAcc,上都学课堂

相关文章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院校招生 昨天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院校招生 昨天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院校招生 2025.8.22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院校招生 2025.8.21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院校招生 2025.8.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张雪峰揭秘: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才是读研的隐藏款!

张雪峰揭秘: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才是读研的隐藏款!

院校招生 2025.8.18
联考课程 查看更多 >
管理类联考写作基础课程-田然

管理类联考写作基础课程-田然

698

¥ 99

历年全国院校招生官方宣讲会汇总

历年全国院校招生官方宣讲会汇总

483

免费

管理类 · 逻辑新教材配套课

管理类 · 逻辑新教材配套课

3.8万

免费

备考教材 查看更多 >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冲刺预测卷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冲刺预测卷

25

¥ 25.90

生态竞争-数字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

生态竞争-数字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

0

¥ 68

正版现货】MBA、MPA、MEM、MPAcc等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新教材

正版现货】MBA、MPA、MEM、MPAcc等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新教材

127

¥ 46.50

赵洁

赵洁 资深备考专家

QQ: 3306270471

TEL:13331153269

立即咨询

免费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加入备考交流群

相识不恨晚,备考路上肩并肩

关注都学课堂,了解最新资讯

都学课堂服务号
都学课堂MBA
  • 问老师

  • 手机看课

  • 微信关注

  •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