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院校招生  |  2023年09月09日 08:39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9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5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综述》,聚焦全国教育大会召开5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

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5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综述

瞩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坐标,教育承载着固本强基的基础性作用。新时代10年来,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召开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的科学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从教育总体规模和水平来看,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

从教育普及程度来看,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一个服务14亿多人口,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日渐完善;

从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来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超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助力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一组组数据,记录着我国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的坚实步伐。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召开的第一次教育大会,擘画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5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向纵深推进,我国教育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迈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著名教育家张伯苓的“爱国三问”,指出:“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5年来,教育系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广大师生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新学期伊始,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一场集体备课会正在进行。为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思政课教师凝聚专业力量和集体智慧,共同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教育系统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编写发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等印发,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优化;“庆祝建党百年示范微党课”“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重走长征路”等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取得实在效果。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构建——

“农场丰收了!”不久前,北京育英学校的同学们来到学生农场采摘,挥洒汗水,感受劳动的快乐。

5年来,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各地各校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实在育人全过程。

如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加强,96个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在各地建立;学校体育工作展现新格局,截至2022年底,99.57%的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提升趋势;学校美育取得历史性突破,义务教育阶段99.8%的学校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5年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等深入实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北京市在北大红楼、首都博物馆等建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上海市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深入推进,“三全育人”融入立校办学、教书育人全过程。

理想信念的种子,在广大师生心中生根发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天安门广场上的青春誓词,是铿锵有力的誓言,更是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建强师资,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加培训、认真备课……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的老师们正为新学期忙碌着。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持续加强。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5年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起教育高质量发展:

——尊师氛围日益浓厚。

以“人民教育家”和“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以及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为代表的表彰奖励和选树宣传体系日渐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强化,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出台,师德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强师举措落地见效。

2021年起,教育部实施“优师计划”,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本科师范生;2023年,启动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国培计划”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启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形成新局面。

——惠师政策温暖人心。

5年来,教师地位待遇提升,广大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进一步提升。目前,各地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政策规定;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教师安居乐业、安心从教更有保障;目前,中西部22个省份715个原连片特困地区县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约7.3万所乡村学校,受益教师约130万人。

一份份文件、一项项政策、一个个夯基固本的行动,提升了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化作广大教师砥砺奋进的动力。于漪、卫兴华、高铭暄、张桂梅等一大批优秀教师躬耕教坛,以“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成为广大教师的优秀典范。

如今,我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已达1880.36万人,这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支撑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支撑着中华民族的教育强国梦想。

深化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秧歌《扇舞丹青》、剪纸走秀《忆三十里铺》、武术《男儿当自强》……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实验中学第二课堂学期验收成果汇报演出中,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在教学楼前五星红旗的映衬下分外动人。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绥德实验中学,先后走进教室、操场,观看同学们书法练习和体育锻炼,同大家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着眼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孩子校外培训班少了、作业负担轻了,睡眠、运动、实践的时间增多了”“学校课堂教学更高效,作业设计更科学,课后服务水平质量更高”……学生和家长的切身感受,展现出“双减”政策的成效。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负担,让教育回归良好生态,正从人民群众的深切期待变为现实。

5年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多项改革举措先后落地,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管理体制改革日渐深入……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历史性、实践性难题,也是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公布,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由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评价体系“老大难”问题,开始破题。

在暨南大学,教师分成教学、教研、研究等不同类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不再单纯以论文来衡量;在浙江杭州,学生期末成绩评定细分为学业水平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丰富的成长记录取代了“只见分数”的成绩单……改革实践充分证明:解决好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是全面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的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近年来,高考综合改革也向着既定目标迈出坚实步伐。目前,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前3批14个省份的新高考平稳落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基计划”启动实施,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

——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飞猛进,如何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问题,加快技术攻关?怎样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是必由之路。

5年来,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成效:高校获得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一流”建设引领带动各地加大对410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和1387个地方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力度;职业教育设置1300余种专业和12万余个专业点,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

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打造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硬实力,如今,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竞相涌现,教育事业发展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活力。

高举旗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图片,诉说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迁至西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

高高飘扬的党旗,是信仰,是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推动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提出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中小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实现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湖南省宜章县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党建+师德师风”“党建+德育”等融合发展模式,解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

改进中小学领导体制、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办高校全部设立党组织,5年来,各地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推动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育人一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最大政治优势,是中国教育行稳致远的最大底气和自信根源。

——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哪里有中心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围绕党员专家、重大项目、先进典型等设立党支部百余个,把党支部建在科技前沿一线、建在国家重大需求一线、建在青年人才成长一线;

“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党员更应带头攻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研究生党支部,依托“月宫一号”重大科研项目团队而成立,创造了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密闭生存实验纪录,不断激发学生党员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内生动力。

抓牢抓实党建,强基固本是关键。近年来,基层党组织作用不断发挥,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

为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党建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2018年以来,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共培育创建31个示范高校党委、297个标杆院系党组织、2740个样板党支部,辐射带动全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到97.04%,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到99.94%。

如今,全国21万个高校各级党组织日益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588万名党员争做干事创业的先进模范,教育战线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汇聚成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并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望未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国之大者”,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必将更加扎实稳健,教育强国建设的奋进步伐,必将更加坚定铿锵。


都学课堂MPAcc全程班。选MPAcc,上都学课堂

相关文章

“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新技术驱动的服务运营创新”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双法”研究会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分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院校招生 18小时前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院校招生 昨天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院校招生 昨天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院校招生 2025.8.22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院校招生 2025.8.21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院校招生 2025.8.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联考课程 查看更多 >
管理类 · 逻辑新教材配套课

管理类 · 逻辑新教材配套课

3.8万

免费

手把手-带你填写25管硕考研报名全流程

手把手-带你填写25管硕考研报名全流程

33

免费

数学新教材配套视频课

数学新教材配套视频课

8945

免费

备考教材 查看更多 >
2026管理类联考全家桶套装(含配套课程)

2026管理类联考全家桶套装(含配套课程)

19

¥ 368

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集(2016-2025年)

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集(2016-2025年)

33

¥ 16.80

现货速发】2026MPAcc、MBA、MPA等管理类联考新教材系列套餐

现货速发】2026MPAcc、MBA、MPA等管理类联考新教材系列套餐

644

¥ 198

赵洁

赵洁 资深备考专家

QQ: 3306270471

TEL:13331153269

立即咨询

免费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加入备考交流群

相识不恨晚,备考路上肩并肩

关注都学课堂,了解最新资讯

都学课堂服务号
都学课堂MBA
  • 问老师

  • 手机看课

  • 微信关注

  •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