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11|沙11的力量——中大管院沙11赛记
院校招生 | 2023年06月09日 15:36 | 文章来源:都学MBA
“人们总把选择,说成是无悔的,只是夜深人静,你真的不后悔么?你曾经动摇过,但是谁永远坚定呢?只是你扛了下去,仅此而已……”耳机里播放着《回声》,思绪随着歌声延伸,无垠的大漠由远而近,征战腾格里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感动再次涌上心头…..
第一天 建立信任
磨合
鸣枪声响,一缕彩烟冲向云霄,比赛开始。安平、学霸、刘鑫和我为一组,正式踏上赛道。安平是老沙及沙11赛道总控,学霸、刘鑫和我首次踏上赛道。在前5公里,安平根据赛道的情况,向学霸、刘鑫和我传导路线选择、经济爬坡、配速控制、CP点快速打卡领物等方法技巧。(由于航班延误,前一天的赛场试练总时间压缩到1.5小时内,更多是是感性认识,个人熟悉沙地。小组没有足够重视及利用好这唯一一次实地练习机会,没有进行拉人战术演练。现在回想起来,对团队作战的女A,这些工作是必须提前做好的,在赛道上学习会耗费时间和精力。假如小组不能快速达成共识,在赛道上发生分歧,这将消耗队员更多的精力和体力,影响集体目标实现)。
经过前5公里磨合,小组初步达成一人前方选路,一人上坡拉人,一人坡顶发力接人的配合。此时,小组整体配速达到10分配,在女A中的速度已是中上,小组也在比赛中段达成共识,争取保持这个速度完成第一天的比赛。然而我们还是过于乐观,在5公里到15公里,小组整体配速逐渐下降,维持在12分配左右。我开始催促学霸、刘鑫提高速度,多次表示我可以加速没有问题,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是错误的。
问题集中赛程后半程爆发,刘鑫在15公里开始后撤,安平和学霸在17公里到18公里陆续出现不适,并逐渐脱离队伍,我的急功近利把组员拉爆,这个情况我是没有预料过的,最慢的时候小组配速掉到18分配。21公里后,我已经完全失去我的组员,面临需要独自完成剩下赛程的窘迫。然而,感恩锦乐从前方来到了我身边,虽然这时候他已经没有力量拉我提速,但是在沙漠中这一份陪伴就是最关键的精神支柱,让我不至于一个人在沙漠慌不择路。
最后3公里是机耕地,为了不让自己懈怠,全速跑起来,我找了一个友校女A对标追赶。感谢北京邮电大学的妳,我知道最后这两公里,妳心中有我,我心中有妳。我们默默较劲儿,互相替换追逐,让我在最后2公里跑进7分配冲线。
复盘
第一天比赛结束后,我认真听取和思考了队伍的复盘发言,总结经验教训并落实到第二天的比赛中。
1、倾听信任,女A是团体作战,需要考虑全面。学霸与刘鑫为首次参赛,需要耗费脑力思考路线同时,拉女队员提速,体力消耗非常大,我应该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更多地倾听与信任,同时为队员准备更多的物资支持。
2、匀速完赛,第二天是35公里,在体力已经消耗的前提下,强度更大,最优策略是匀速安全完赛,不能出现第一天20公里后队员全部拉爆的情况,有导致失去沙鸥奖的可能。
3、科学专注,女A需要学会独立,学会选路,比如背风面踩前踩实、轮胎压实的沙地走,迎风面踏没有被踩松的沙地走,不要冲下坡要尽量斜切减少爬升量等等。
这天晚上我把第二第三天储备的抽筋药、云南白药喷雾、安美露全部带上,增加20%的能量胶上赛道,并问队医拿多两瓶藿香正气水。事实证明这样做非常必要。
第二天 协力奋战
漫长的35公里
学霸、刘鑫、锴锴和我为一组,吸取第一天的教训,我去了解组员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沟通配合。学霸优势是选路,上坡拉人效果较好,但大腿内侧已出现抽筋迹象;锴锴力量耐力好,但脚底已经出现大水泡;刘鑫爆发力强,但体能消耗较快;至于自己焦躁的问题,我对自己的要求则是做好倾听与配合,挺起核心,学会看路,每一步都踩在最经济的路线上,不浪费半分力量,保留独自奔跑的能力及心理准备;时刻关注组员和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给予必要补给,防止抽筋。
赛前小组一起把物资药物总量、各自伤痛情况相互告知,并确定初步策略,刘鑫和锴锴主要负责前半程拉人,学霸负责辨路,后半程学霸做好拉人接力准备,四人做好赛中相互补位的准备。同时,小组商议确定争取11分配,最坏情况不低于13分配匀速安全完赛的策略。事实证明,赛前沟通是必要的,前面6公里,小组以11分配匀速前进,我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完全信任男B,全身心专注脚步,以及学会自己找寻迎风坡及草地实路、如何斜切避免频繁下坡上坡等。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沙漠赛道充满考验,行进至7公里队伍出现队员受伤情况,队伍作出了调整,安平调入,锴锴调出。此时,对讲机传来四爷指令“全部男A顶上去!”。我虽然不露声色,依然埋头疾走,但其实内心已滋生出焦虑的情绪,一方面是自己无能为力提供帮助,一方面是担心队伍整体成绩及完赛情况,因为主力队只有12+7组合,不知道安全垫是否足够……焦灼了一公里后,我想起蔡老师的话“要专注”,我重整了情绪。也许面对意外情况,每个队员能做的就是服从、配合以及更加专注顶上去完赛。
第二天前半程是阴天、刮烈风甚至下起了雨,这种天气虽然又冷又吃沙,但是对在沙漠竞速非常友好(沙漠天气变幻莫测,安全措施要做足,必须要备好保温毯)。赛程过半,时间来到中午11点,天气由风雨转晴,云散了。高温日晒之下,在没有遮挡的沙漠,组员体力快速下降,配速下降至13-14分配。如赛前预判,刘鑫已经竭尽全力,在17公里处后撤,剩下安平、学霸和我。在17到26公里,温度持续上升影响心率飙高,需要用水浇淋降温,我们的策略是进补给站之前把剩下的水都倒到身上,然后领取新的水。然而最终还是抵不过高温,我们速度掉至15分配左右,最慢到了18分配,组员纷纷出现抽筋征兆。
前面的CP点补给策略是我不进站往前走,男B进站换补给。最后一个CP点,我们采用保守策略,全部进站补给,为最后冲刺准备。在CP点,我们把安美露涂满小腿和大腿,互相帮忙喷了云南白药,然后再往腿上淋水,这样整条腿都是冰凉的,降温和消肿效果非常好,解决了抽筋问题。事实证明,花时间补给调整状态是必要的,最后5公里,配速提升回11分配,最后在机耕地甚至提升至8分配。最后一公里学霸脚趾甲出现松脱,疼痛使他不能奔跑,安平拉着我完成了最后的冲刺。安平、学霸、刘鑫、锴锴,谢谢你们与我协力奋战35公里,护我周全!
晚上,饭堂前公布了第一天排名,打饭时看了一眼——14名,心里默念一句,“妈的,明天拼了!”
复盘
1、第二天全天气候是非常恶劣的,先风沙冷雨,后烈日高温。当天其他院校有同学失温和中暑,备药和强装真的非常重要。前一晚准备的抽筋药、藿香正气水非常有用,赛程中我们把药全部吃完,避免了中暑和抽筋。
2、学霸、刘鑫和锴锴备赛时间真的太短了!恶劣天气+35公里+拉女A,刘鑫爆了、学霸脚趾甲松脱、锴锴整个脚底都是水泡….男B真的应该得到更充分的训练时间。
3、吃饭+休息,什么都不要想,最后一天10公里,我要最快!
第三天殊死一搏
最后一天,10公里(实际是11.4公里),所有选手心意相通 “殊死一搏!”。离出发还有几分钟,我看看手表,心率120!更甚是,同济大学一个男B站在我旁边喊口号,非常响亮,最后一句是“冠军!冠军!冠军!”。剑拔弩张、血脉贲张,气氛一下拉到顶点!
鸣枪!咘~,所有人箭一般飞出去~。沙丘今天在选手面前就是平地,上坡下坡根本没有人减速,仿佛在身后追赶的不是对手是豺狼。我感觉安平杀疯了,如果说第一第二天我是借力,第三天我基本就是被拉扯。但是我内心是兴奋的!我希望这样完成10公里!
最后一天虽然总路程比较短,但是沙丘密度却是最高的,全速爬升下冲,几公里后我已经有想吐的感觉。但是我看了看四周的选手,他们完全没有减速,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跟他们是平行前进的,并没有实现超人。顶上去,我给自己打气。或许这就是比赛的魅力,总有一股力量推着你突破极限。
按照安平要求,我们在出发前把抽筋药吃完,把能量胶吃完,把藿香正气水喝完,中途不进补给站,因此只在路上喝了4口水,补了一次胶,剩余时间就是埋头奔跑。经过两天60公里配合,这天我和安平全程异常安静,但是我却感觉我们一路都在交流,他的每一个动作的意图我都懂,一个手势,变道、超人、斜切、等待还是加速;他也能迅速识别出我的状态,帮我调整。我俩都用行动来给对方信心,让对方更有力量。也许这就是珍贵的默契,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赛场上就是效率和优势。(条件允许,尽早确定女A组员,尽早沙地拉练)
就这样,安平和我在沉默中爆发!后半程,我们全程用11分配在冲刺,即使最后布洛芬药效已过、手臂已经麻痹、双脚水泡刺痛…但是我们越跑越快,不停超越对手…
是什么支撑我没有倒下?我想是没有半句怨言紧握我手的安平、是忍痛坚持的学霸、是每天守候的成英、是仰望星空的杰哥、是永不言弃的强哥、是二班的兄弟姐妹、是临危受命的蔡老师、是一直呼唤的龙哥、是叫我们“顶上去”的四爷…是团队给我的力量…
小河在终点紧紧拥抱着我,哽咽重复着“太棒了,我们太不容易了…”是啊,这个拥抱、这句话,就是沙11团队来到腾格里的意义啊。我们相互支撑度过七百多天的训练、我们拼尽全力超越极限在腾格里奋战三天、我们给予对方最大的信任成为彼此最强的依靠、我们拥有只有沙11团队才懂的默契和情感共鸣…沙11战友们,我们做到了!
沙11 力量
经过沙11的历练、带着沙11的共同记忆,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挑战或挫败,我自信可以做坦然、坚毅与笃定,这就是沙11给予我的力量。感谢沙11,感谢一起奋战斩获金沙鸥的战友蔡老师、小军师兄、郁恒师兄、帅帅师兄、安平师兄、强哥、杰哥、勇哥、博哥、永存、建豪、建坤、学霸、锴锴、刘鑫、锦乐、四爷、沙漠玫瑰鑫姐和小河、无私奉献C队全体队员还有学院带队老师们,沙11我们是最棒的!
“你明白了胜利,不是人生必须,人生最可怕是对失败的恐惧,你还会怀疑自己,那不够好的自己,但你还是会决定继续”---《回声》
投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A队 戚颖
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