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11|我们的沙11征程——暨南大学
院校招生 | 2023年05月31日 11:56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一、缘起
亚沙应该是我的MBA生涯的第一课堂,而不是第二课堂。2022年6月在新疆喀拉峻徒步百公里时偶遇亚沙组委小凤姐,一番沟通下来,坚定了参与亚沙的兴趣和信心,回广州后就迅速投入了暨大线下拉练的队伍。
不久之后在没有正式开启MBA课堂之前,承蒙抬爱被选择为沙12的领队,正式开启了MBA生涯的第一个任务——组建沙12的团队,走进沙漠,代表暨大,与诸多MBA院校同台竞技。
团队顺利拉起来后,但是活动却延期了。机缘巧合,我和诸多沙12主力成为了沙11的主力队员。
今年五月,我是以沙11A队领队的身份出征的,所以,以下篇幅我将以亚沙A队领队身份出发,讲好这篇亚沙故事。
二、筹谋
沙11A队的队伍是5男7女的组合,有点怪,却是在情理之中。
2.1我们是谁?
这是我们的A队王牌队员,之所以称之为王牌,是因为A队这个身份真的很珍贵:
男A: 黄瞬思21p4,,舒采坤21p4,詹加钦14p2,张捷星22p4,黄焕康21p2
女A: 张翛纯22p4,王青月22珠海,冯秋萍22珠海,江海荣21p4,蓝燕燕22珠海,刘晓莹21p4,刘婉玲22p6
女生在最终核算成绩时有每人110分钟的减时,所以理论上,强悍的女A与强悍的男B配合是最容易出成绩的。这一赛制在暨大以前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实施过,但是很多优秀的兄弟院校,他们多以这种组合方式冲线冲名次,所以这次算是我们借鉴兄弟院校优秀经验进行的一次大的尝试。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疫情影响导致的合练计划受影响这个就不用赘述了,总之我们是在开赛前两个星期,才正式第一次完成来全队的合练计划,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我们领队班子对队员的力量/速度及可配合程度有了直观的了解。
2.2 我们的团队磨合
在正式出征之前,我们的女A都有了自己的男B搭档:
张翛纯——苗永刚/洪林云;王青月——吴耕豪;冯秋萍——黄伟杰;蓝燕燕——黄艇;刘婉玲——朱鸿程;刘晓莹——谢德志;江海荣——游志懂
老实说,在正式合练之前,很多搭档都没有见过面,就更别提3天携手跑完70km了。估计崧队汪队跟我一样,非常之忐忑,毕竟金沙鸥这个目标的实现, 需要的是团队的整体配合,一个都不能掉线。
第一天是蕉门河25kmlsd,第二天是黄山鲁爬升,第三天是模拟沙漠环境踩天后宫的沙滩。第一天大家跑着也笑着,眼前看见的是珠江的水南沙的人流,心里想的可能是腾格里的无边黄沙与浩瀚星空。
三天拉练下来,大家都发现了一些问题,身高是问题,步幅是问题,步频也是问题,强弱项不相同导致的问题,那就更多了。
总之在拉练结束那天,大家对沙赛这个项目有了更深切的认知,这可能不是我们之前所预想的一场欢乐的游戏而已。而背靠背拉练之后,团队受伤的人大有人在,士气也眼观的低落了一些。
可能我们自己也意识到我们的实力与冲击金沙鸥,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4.28日,我们正式出发!
三、出发
冲吧,强者!
以“与强者同行”的亚沙slogan,其实更多时候指向的是A队,因为A队是MBA生涯只有一次的人生体验,所以极致的速度极致的强,应该是对A队的定位,很多强校的A队都是从B队回来的。
我们都有这个意识,但是对自己的能力可能都还有所保留,但是真正走上沙漠,A队队员所必须具有的韧劲和强者风范就开始出来了。
这里想讲A队的几个故事。
3.1荣誉
这是A队女江海荣的故事。她的排名是第一天136,第二天153,第三天78,让她第三天排名如此大提升的原因,是她的背包里有了一面象征暨南速度的“一暨绝尘”的旗帜。据完赛后的她说,这面旗帜给了她无穷的力量,从出发点第一个上坡开始,就已经在全力冲刺了,她的眼里只有超越这一个目标,到达终点后,她自己都惊呆了。
她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原来速度可以这么快的,这面旗帜代表的荣誉,是真的可以激发潜力的,这种激励,就是这么有力。只要想到自己能够身披代表暨南大学的旗帜冲击终点,脚下就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这可能就是肩负集体荣誉后思想层面改变带来的行动层面的改变,认同感,很重要!
3.2突破自我
刘婉玲从一开始加入亚沙团队,所怀有的初衷就是挑战自我,很幸运的是,她真的践行了对自我的挑战,从白云山第一个lsd开始,她目标明确,越来越无限接近于突破自我这个目标。
黄山鲁的时候,其实她执着往前不服输的劲头已经表现的很明显,有几次下坡都把搭档甩在身后,一路往前冲。在真正的沙漠赛事中,越来越快,就是她不断突破自我的体现。
第一天190名,第二天160,第三天146名,每一天她的排名都在往前靠。她说有了目标有了同伴,放弃或是偷懒,这个根本就不在她的选择范围之内,互相激励,或者只是无声的陪伴,只要团队在一起,她肯定不会掉链子。
我们女孩子,就是要有高跟鞋也要有跑鞋,我见证了婉玲穿上跑鞋的过程,很荣幸!
3.3 少有人走的路
詹加钦师兄,是我们团队中最快的那个人,据詹师兄表述,他平时跑后都会食用自家鲜炖的燕窝,这个习惯帮助他在运动损伤中得到快速恢复。加上自律的训练,所以才能从一个跑步小白成长为征服沙赛的强者。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速度让我们成为队伍中随大流的那拨人,沙漠虽然大,但是放眼望去,早就有无数先行者在这无垠的沙漠中有人踏好了前行的路。按照老沙们的说法,最省力的方式,就是踩着别人的脚印往前,不用看方向在哪,只要盯着人家的脚后跟踏上去,就行。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詹师兄的结论显然是“No”。在沙跑中有很多平地没人跑之前是比较硬实的,不会坑坑洼洼,这时候跑起来会比较快,也不用担心崴脚,如果是,很多人跑过的地,就会坑洼,松软,容易把脚陷进去,增加前进的阻力,而且对脚踝挑战也比较大,所以在平坦坚实的沙地上还是尽量从无人踏足之地小跑起来。想跑得快还得尽量跟着少量的强者,沙跑不像路跑,少量的强者不单跑得好,而且他们对路线省里的规划也是可以做到极致。少有人走的路,往往是一条更易行的大路,最省时省力带你来到终点线。
詹师兄说他最快的那天,就是因为选择了一条强者跑的少有人走的路。虽然有风险,但是跟老鹰学飞翔总会让你学到很多东西。
生活和创业中,这个情形,哪里又是不常见呢?
选择走哪条路在哪个时机,评估风险,一直都是非常的重要。
3.4是执着,而不是固执
黄瞬思师兄,是个对所有事情都满怀激情的人,在我看来用“对付出有激情,对回报有信心”来概括他的亚沙之旅,很贴切。
备赛期长达两年,每次训练都激情满满,记录也分享,也拼尽全力。为了实现团队目标日行百里,一次又一次冲击自己的极限,成为了暨大跑神。但是真正走进沙漠,日行百公里的耐力不能让他在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比起埋头冲未知的成绩,他说还是记录下整个旅程吧,这样子至少能给之后的沙友传达一些第一视角的资料。
于是我们有了一篇长达30分钟的珍贵的视频剪辑资料,完整的赛事记录,是记录更是传承。
生活中可不是也是这样子,时时刻刻我们都要做最好的准备,但是结果如何,我们并不能太过执拗,不然,活着可是真累。
受篇幅限制,还有更多的A队队员的故事不能在这里阐述,刘晓莹的坚定,蓝燕燕的坚持,王青月的不放弃,黄焕康的腰伤,张捷星的中暑,舒采坤的乐观,我非常肯定,这唯一一次的A队体验,深深的印在了我的你的还有你们的脑海。
在往后无数个无聊而又寂寞的城市的夜晚,那些拼搏的热血的急切的瞬间,那些风裹挟着沙子打在身上的痛感,头顶阳光温包裹的炽热与温暖,都浮现在眼前,你的嘴角微微上扬,黑暗中与队友会心一笑。
四、我们获得了什么?
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是我们真的,不平凡!
有人问,参加亚沙有意义吗?在沙漠里两天不洗澡有意思吗?累得要死拼尽全力走这70公里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对于浸淫职场多年的人,这些学生时代才有的热血激情会不会有些格格不入?尤其是MBA学生都是企业顶梁柱那么忙,付出那么多究竟值不值?
是啊,我们已不再年少,未来只会更加衰老,但一颗燥热的心会永远跳动!如果不是热气腾腾的活着,我们就是在慢慢的死去。
奔跑着,我们就永远年轻!
我永远记得第二天也就是35km这天,我们一路偶遇了狂沙风暴还有冷雨,身体和思想都在崩溃的边缘,我和搭档慢慢赶上大部队之后,我说咱们女A一起往前冲吧,我们每个女生都能给学校减时110分钟,这个时间真的很宝贵很重要!
尽管很累很累,女A们,江海荣,冯秋萍,刘婉玲,还有一直陪伴的男B队员来自EMBA洪林云,黄秋杰,廖慧彬,黄艇,朱鸿程,都跟着我二话不说加快了脚步,越来越快,直至冲击终点线,我的MBA身份认同感,就是从此刻来。
亚沙一次,沙友一生,感谢!有你,有我,才有梦!
沙12,我们继续沙场见!
投稿:暨南大学张翛纯
都学课堂MPAcc全程班。选MPAcc,上都学课堂
教育部:67所高校新增推免资格
逐梦湾区·数智启航——广州大学管理学院2025级MBA/MEM/MTA开学典礼暨导师见面会隆重举行
经彩启航 融梦新程——西安交通大学2025级金融MBA新生Orientation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崩溃!考研报考条件改变,突然就不能考了?
今年考研初试推迟到2026年1月初?
AI组织:工作方式的底层逻辑,变了
课程回顾|启航-上海外国语大学2025级MBA项目导读课
跨界升级,赋能未来|2026政法商领航营第三期开启报名!
免费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相识不恨晚,备考路上肩并肩
关注都学课堂,了解最新资讯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