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11|与强者同行,搦战沙11——暨南大学
院校招生 | 2023年05月31日 12:02 | 文章来源:都学MBA
比亚迪杯第十一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顺利完赛,暨南大学鲲鹏战队勇夺“金沙鸥”!金灿灿的奖杯凝聚着战队的每位成员三天比赛的艰苦、互助、拼搏,熠熠闪耀地让归途充满了不舍和留恋。“与强者同行”是本次沙11的主题,也恰好映衬着我参赛以来至此回忆的心境,目睹强劲的对手,并肩刚强的队友,我与之同行,受之震撼,为之鼓舞。
始于体验
2022年我入学之初,就在亚帆赛和新生晚会等各项活动中听见友校伙伴及校内师兄师姐们提及“亚沙赛”,爱体验的我虽然很是心动却因为当时疫情防控限制不能离穗而一直藏在心里。但机缘巧合原定2022年国庆的沙11再延期,2023年既然全面放开,此时不冲动,犹豫到何时?既然“想”,那怎么能只是“说说而已”。
我日常比较喜欢参加徒步、游泳等运动,但一直没跑步的习惯也不太喜欢跑步,了解到赛制C队路程相对简短又没有成绩要求,我就保守地选择了C队。“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压着报名DDL下定决心给自己没有退路可言地报了名,至此,沙11,我来了!
缘于使命
因为沙11的再三延期,沙11队伍里有许多筹备了一年多的前辈战友,我起初的自我定位是“抱大腿”+“服从安排”。但随着比赛的日程一日一日临近,赛前会议和训练也逐步紧密,有更多的机会对话或者线下接触。战友们的画像逐步在脑海里被雕刻得清晰,在训练、拉练和聚餐中并肩前行、打开话匣子;也在氛围渲染中感受并种下团队“金沙鸥”的共同目标。
也因为实践和行动,发现原来跑步确实没有那么让人抗拒,至少有战友并肩一起跑的时候它连脚步声都仿佛有了旋律;发现原来搭帐篷也很有意思,一顶简单帐篷也能有“精装修”和“带庭院”的“布置”;发现原来拉伸放松才是表情包的量产环节,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大好时机”,在打闹嚷嚷中不但肌肉连心情也得到了放松……
战队赋予了我C队后勤组组长的使命,有机会参与到更多为大家服务的环节中,比如通过征集意见及组员探讨共同构思设计各队线路图等,也使得我更有动力去完成和达成各项任务,更好地完成各项分工任务。
情于亲历
赛前听老沙们描述过沙赛的各种情况和故事,看过往届沙赛的视频和图片,感觉精彩,也感受到不容易,但都不如亲身经历来得真切。
首要方面是对学校战队的情感——“团队协作”:
从团队组建之初暨南大学鲲鹏战队就有共同的目标——“金沙鸥”,而且鲲鹏战队的每一位战友都朝着这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也正因这个目标和共同努力的奔头,团队因而充满了凝聚力,尤其是在沙漠专注比赛的三天,手机信号弱、电池续航有限,大家干脆放空自己,心无旁骛地向前奋勇前冲。
“坚持”是队友们三天咬牙的毅力。赛间,有女队员正巧碰上特殊时期,有的队友因为天气干燥鼻血不停,有的队友赛前发烧初愈,但都完全没有扭捏、没有放弃地坚持拼命向前。超A组别崧队第一天比赛中途大腿抽筋,但依然坚持跑完第一天35公里顺利完赛,哪怕到终点之后疼出各款表情包;有A队队友途中中暑也在紧急处理缓解后坚持完赛;比赛过程中有的队员出现长水泡、过敏或拉伤等情况,但在组委会医疗人员简单处理之后全员坚持完赛;比赛中为了队伍荣誉,极限DDL打卡;有队友筋疲力竭,嘴上说“想退赛”,最后还是咬牙坚持完成了全程……
在沙漠走一小段路,浑身上下使的劲儿比平常路跑一大段的还多;每一个沙丘都经不起犹豫,只有向前拼命冲才更能冲上顶峰,沙漠上关于“意志力”的故事比比皆是。大家在风沙中褪去各自的角色,身披着暨南大学鲲鹏战队的战袍,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助力AB队在关门时间前冲线夺得“金沙鸥”。团队的荣誉感强于个人伤痛和情感,未来金灿灿的目标牵引着大家的精神和意志。
“伙伴”是三天茫茫荒漠中的温暖和光芒。在沙漠的孤独感是被无限放大的,伙伴的分量变得格外的重。沙漠真的不好走,赛前跑步训练时老沙和领队们常说沙漠有别于日常路跑的感觉,会有明显的泄力感。虽然年初我旅游去海南岛踩了踩沙滩有大概的认识,但沙漠漫无边际的细软的沙丘真的是仿佛踩在云端一般,沙漠中最有爱的关怀莫过于“搭把手”“借个力”。
最让人觉得队友背影十分伟岸的时刻是前行的同伴特地在沙丘山坡脚下回头等你,然后说一句“你踩着我的脚印爬上坡”,人一下子仿佛注入了满满能量,为了对得起战友的这份守候和不离不弃一路陪伴,自己也不能落下步伐要努力前行。在营地因为每个人带的行李有限,沙漠里的状况百出,伙伴间的互助往往比雪中送炭还显得温暖和甘甜。
营地一人一帐但完全不影响我们物资分享的一呼百应;早上整理装备及傍晚处理伤痛的时候各队队员之间相互帮忙打餐…革命情谊不断巩固和延伸,是沙漠里三天最深的留恋。
另一方面是对亚沙赛的情感——“思维意识”:
从起点走向沙漠之后,除了遥远的远方有迎风飘扬的导航旗以外四面茫茫全是沙。
“判断”成为沙漠徒步的第一个挑战。按照赛制只要能走到组委会设置的CP点打卡即可,没有具体的线路要求,因此每一个山丘都不是必然,每一个弯路都是可能,前方千万人的脚印不一定就是最佳路线,从众的“众”不一定最佳,左右的岔路需要有及时的抉择。
正如在第二天一个陡坡拥挤排队,我和队友旭哥就根据导航旗位置及赛前老沙经验当下立即决定另辟蹊径从沙丘拦腰抄过去,事实证明虽然我们这条路线人不多,但等转弯口与其他沙友会合时碰见的都认为我们这条路线更佳。
在发现跟错队伍的时候能否及时止损回头,面对前方不同路线时能否结合自身强弱项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路线……亚沙一路,除了脚在向前迈进,还需要脑子自带天线的及时反应和带领。
“对比”是沙漠各个团队之间的学习。亚沙赛有将近一百二十支来自各个学校的队伍,本身在自己学校队伍里就能遇见来自各个城市各个行业的同学们,在亚沙赛的沙漠上更能够接触各个学校团队的沙友们,能够在沙漠的一路上和不同的沙友交流,听到沙友们很多有趣或独特的看法,让思维和言语进行碰撞。在忙着爬坡没法说话的时候,还能看到友校现场作战的行动、布置,甚至身上的装备,逐一识别采集,用作后期的复盘反馈。也能够从各种应急反应和角色处理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思维的提升。
“自洽”是沙漠中的自我修炼。亚沙赛的比赛条件逐步优化,但对于在南方城市生活的我们还是有很多不太习惯的地方。比如南方城市生活的我们大多习惯每天洗澡,沙漠虽然有收费的热水洗澡条件,但一是热水有限,先到先得,如果真的想洗澡要跑快点,二是洗完出来一吹风又是一身沙,三是人比较多买票排队比较耗费时间,用小盆打点水湿纸巾擦一擦“挑战”了自己“每日洗澡”习惯;又比如习惯吃米饭的我们在营地吃肉汤泡面、白粥配馍,但我反正感觉那三天有得水喝就好,有得吃就好,搭配一点自己背的路餐不挑食的不饿就行,“挑战”了自己“刁钻”的吃货胃口;再比如在沙漠一切皆有沙的状态下,哪怕拉得再严实的帐篷甚至连睡袋都是含沙的,更别说那个露天敞篷的天然大大“猫砂盆”,戴上口罩心一横“挑战”了自己爱干净的轻微洁癖和强迫症。赛毕从沙漠出来抵达酒店,洗完澡的舒坦,饱腹的满足充盈着喜悦被扩大,既“赞许”前几天能融洽和接受当时的环境,也感受到每个环境中的与自身相处的和解和释怀。
存于遗憾
沙友中流传“不来亚沙后悔一生,来亚沙后悔三天”,亚沙音乐节上友校改编的歌词“来了亚沙,我的MBA生涯没有遗憾啦”。
我个人在沙漠上的三天没有后悔,既然选择了参加我当然是要好好体验,但赛事结束回头看确实存有小小的遗憾——第三天没有在有效三小时内完赛。虽然C队在比赛中没有时间的限制,我校C队也完整完赛,但我个人第三天的成绩超出关门时间仅不到5分钟,反而会感觉更不甘心。
沙11第三天赛事安排是A队、B队和C队均要求3小时内完成10KM线路,其中当天临时变更的是C队提前十分钟与AB队共同出发,其实本身对于C队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因为当天身体原因体力不充沛,所以当天在岔路上逐渐跟丢了队友自己只身在沙漠上走了大部分路程;缺乏沟通环境一路“道听途说”,临时提前出发时间,关门时间没有及时得到官方确认,接近终点之后就一路被“哄骗”公里数,手环最后记录的实际路程距离为11.6公里,在沙漠多走了1.6公里。亏我当初最后冲刺阶段还小跑冲刺了一段距离,事后查询到第三天比赛结果为DNF时与战友就一直遗憾到“如果早知道”我们就更早开始跑起来了。但已成事实的过往,遗憾中庆幸不影响我们学校金沙鸥奖杯。
赛后翻回早在去年报名之前,作为训练队的战友鼓励我“逼”自己训练提升跑量,挑战加入A/B队的聊天记录,我都觉得我当时的执拗真“气亖”人了。但在比赛过程中看到女A与男B携手冲线时,又会被那种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的革命战友情而感动;看到女A们跑着冲回来,告诉我们只为了赛制中女生冲线的成绩优势时,又会被那种为团队而战的荣誉使命感而触动;看到女A小小身板被鼓鼓囊囊负重累得腿都抬不起来,还是咬牙靠意志力迈步前进时,又会被她们的内心的强大而激动,仿佛反光的防潮垫也在折射着她们奔跑身影上魅力的光芒……
通过这次亚沙赛,我个人感觉AB队从训练到比赛行进过程中,更能感受到团队合作的氛围,更有比赛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有那么一瞬间在想如果我当时真的一“心软”被“逼”挑战了女A的话,会是怎么样呢?当然,我只是说如果。因为,我也为我是女C——服务、照顾我的战友而感到绝对值的骄傲。
值于收获
亚沙的品牌宣传是用心的,是对人有触动的——“我来了,就已经赢了!”无论最终成绩如何,参与沙赛就能收获的有很多,首先收获“沙友”的身份,对上“亚沙一次,沙友一生”的“暗号”,彼此都是“自己人”;再者更是收获了鲲鹏战队里的战友们,那些不同校区,不同年级的校友们因为这个比赛一起吹过了风,一起吃过的沙,一起唠过了嗑,一起骑了小电动,一起等过星空银河(没等到T-T)……
虽然作为C队成员没有成绩贡献度,但与学校战队 一同获得了“金沙鸥”的荣誉;有幸用自己过往徒步和户外的经历收获崧队和汪队口中“女诸葛”的昵称。除了革命友情的人际情感收获以外,还得到了很多见识的输入。
亚沙赛不仅仅只是一场“盲盒”般的向前赛跑,作为C对不仅仅只是一场沙漠徒步体验或者沙漠观光旅行,站在不同角色、不同角度可以不同视角看待这场比赛,沙赛能被誉为商学院的第二课堂,也是有它一定道理的:将学校团队看做一个公司企业,不同队伍相当于不同职能的部门,将目标设立为企业使命愿景。
通过一次亚沙赛的实战,看到友校其他队伍体现出的战略、战术和筹备都可以用商科思维统筹和运作。无论现在什么角色,战略管理、组织行为,甚至营销/数据分析等等各个角度的思考和实践都能从中折射出来。
正如清华大学沙狐战队的毛洪丽就在“问泉清如许”公众号里从OD模型分析亚沙赛也是一个很好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反映和呈现,一场亚沙赛可以看作是一场沙盘模拟练习。
沙11,我们暨南大学已经成功获得了金沙鸥奖杯,这离不开学院的支持、团队的配合和师长的鼓励。祝愿暨南大学鲲鹏战队挖掘实力、发挥潜力,在今后亚沙赛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进阶团队及个人的成绩,凝心聚力、科学备赛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学校战队的名次,越战越勇斩获更多奖项。
投稿:暨南大学张吉祯
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教育部:67所高校新增推免资格
逐梦湾区·数智启航——广州大学管理学院2025级MBA/MEM/MTA开学典礼暨导师见面会隆重举行
经彩启航 融梦新程——西安交通大学2025级金融MBA新生Orientation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崩溃!考研报考条件改变,突然就不能考了?
今年考研初试推迟到2026年1月初?
AI组织:工作方式的底层逻辑,变了
课程回顾|启航-上海外国语大学2025级MBA项目导读课
跨界升级,赋能未来|2026政法商领航营第三期开启报名!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