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必修的三门课

院校招生  |  2024年08月14日 11:07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新生你好,我们聊聊。

先送上满满的祝贺,大门訇然中开,旅途从今启程。面对未来,大家的心情并不一样。有的很欣喜,有的很期待,有的很焦虑,有的很忐忑,不一而足,各个不同。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我们一起聊三个关键词。

谈谈“信仰”

对很多人来说,“信仰”这个词,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谈论得多,陌生是因为思考得少。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方向,是希望,是选择,是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这个国家、民族一路走来,更能体会到信仰的重要。正是因为有信仰,中国人民在炮火中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建设中艰辛探索、发愤图强,在发展中砥砺奋进、昂扬前行,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近”与“远”

信仰跟研究生有什么关系?卡夫卡在《午夜的沉默》中写道:“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继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那么,对于研究生新同学来说也要看到信仰的“近”与“远”,因为只有践行信仰的“近”才能通往信仰的“远”。

我们谈论信仰并不是纸上谈兵,空中画饼,而是谈论通向信仰的一点一滴。我们谈的是实验室的灯火通明,工作室的激烈探讨;我们谈的是“跑”起来的代码,“厚”起来的论文;我们谈的是台前光鲜亮丽的展示,幕后灰头土脸的准备。“板凳要坐十年冷”,看起来“高大上”的科研工作背后并不是一路坦途的舒适悠闲。面对庞杂的文献和凌乱的数据,面对晦涩的理论和复杂的实验,我们会逐步理解做学术的意义是对心性的一道道打磨,对极限的一次次突破,对成长的一点点诠释,对信仰的一步步靠近。

“大”与“小”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研究生作为高素质创新人才,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重托,更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锚定方向,而信仰永远是指引探索人生航向最明确的力量。“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更深刻地洞察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党和人民的需要,把大我与小我结合起来。从课堂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一批批研究生走进高原、助力畜牧、潜入海洋、扎根湿地,化身建设者、养殖者、航行者、修复者,开展多类型科研工作,不断缩短知与行的距离。他们把希望播种在科技工厂,把汗水挥洒在田间地头,把热情燃烧在组织基层,让青春与梦想实现双向奔赴。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生逢其时,必奋斗其时。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前行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我们需要有信仰,需要有方向。

谈谈“情怀”

“别谈情怀,谈点实际的。”

这是很多人提到情怀时的反应。

然而,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没有情怀,难免庸俗,难免无趣。

情怀是什么?

情怀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远方的温饱与笑颜都与我有关。情怀是青年时“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意气风发,也是年老时“耄耋之年,心如赤子”的初心不改。情怀是对山河的眷恋、对国家的关切、对历史的熟稔、对人民的挂念。

所以,要谈情怀,就要胸中有世界,眼中有天地。风雨来时路,满满家国情。回望我们百万年人类史的波澜壮阔,一万年文化史的熠熠生辉,五千年岁月的筚路蓝缕,一百余年的初心不改,七十余载的栉风沐雨,中华大地从不缺乏”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所以才会有北平街头的振臂高呼、战场上的嘹亮号角、嘉兴船上的梦想、长津湖畔的冰雕、南海岸边的春天……一代代中国人民传承家国情怀,标定中华民族的情怀高度。

情怀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科学精神是研究生学术成就的力量源泉,那人文情怀则是赋予我们价值的方向指南。美好高尚的情怀让我们的生命能够在庸庸碌碌中抬起头来、直起腰来,变得闪耀而独特。康德说:“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都是人类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美好的个人情怀会成就丰富而有质感的人生,高尚的社会情怀更能够超越个体生命的浪漫和愉悦。生命从来都是悲喜交集的历程,不会有永远的愉悦,也不会有永远的悲苦,起起落落之间,恰恰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有一份浓烈的情怀能让你心有所属、足有所安、行有所止。所以,马克思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做一名新时代的研究生

情怀不是悬在空中,同样要落地生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悼念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梁思礼院士的唁电中说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梁思礼同志毅然归国,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严谨作风令人敬仰。”这一高度评价对每位科研人来说,都是一种深刻启发与殷切激励。科学研究不仅仅是程式化的问题分析与枯燥的数据建模,更凝结着科技工作者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担当与奉献情怀,也体现着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伟大使命和殷切期盼。

50 年前,一批科研工作者投身航天事业,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实现了我国核科学技术和航天技术“零”的突破,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而今,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科研工作者业已年迈,有些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创造的丰功伟业仍泽被华夏,他们留下的战胜艰险、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仍将世代相传。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亦当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深切情怀,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深情嘱托,以“祖国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的气魄,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急群众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投身于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之中。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我们要做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用眼睛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他人,在自身与他人的连接中,明确努力方向,彰显人生价值。《礼记 · 大学》中界定读书人的使命是“修身治国平天下”,新时代的研究生也必然应该是心怀天下的研究生。青春不局限于年轻的面庞、姣好的身姿、洋溢的笑容,更飞扬在与人民的携手同行之中,与国家的砥砺前行之中。我们脚下的神州大地钟灵毓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未曾消减的博大情怀凝聚其中。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学术报国、科研强国中实现人生价值,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维护全球的和平与稳定,守护生态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与福祉昌延,当代研究生同样不能缺位。

谈谈“成长”

不管是信仰的远方,还是情怀的涵养,最终都凝结为个人的成长。成长的过程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认识你自己”是刻在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箴言,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进行的哲学思悟。

“读自己”

读研需要读自己。研究生阶段是象牙塔与社会之间相隔的门,我们要在开门行路之前明晰自我定位,规范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要将自己放置于社会之中,才能全面认识自己。我们处在不同的社会联系之中,扮演了许多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其特点和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此外,要擅长从他人处获得多元信息,请教父母、老师和同学可以得到更多的“画像”,对他们评价的梳理是我们确认的基准,他们建议的交集是我们提升的阶梯。

“核心诉求”

读研需要认识到,在与自己交手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已经悄然“成人”。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追求梦想不会总是得偿所愿,追求完美本身就很难完美。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要能够正确看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光明”。在面临人生选择时,我们既要有选择的勇气,又要有承担的底气。在生涯规划时,如果追求科研带来的成就感,就不要抱怨它的枯燥与乏味;如果认可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就不要埋怨它的琐碎与重复;如果向往小城的安逸与闲适,就不要嫌弃它的缓慢与平淡。我们要在“既要”与“又要”中把握自己的“核心诉求”。真正明白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想做什么样的工作、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既要学知识、学本事,又要学做人、学处世,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义务,打磨奉献、独立与合作等精神,让已然“生理成人”的我们,成为“心理成人”“精神成人”的更好的我们。

“重新开局”

读研未尝不是一次重新开局的机会。面对青春留下的遗憾,我们再次拥有了弥补的机会。无论是以往不敢尝试的事情、未曾勇敢说出的真心话,还是一个人勇往直前的坚毅、不成熟留下的遗憾,这一次,你可以重新成为你自己。你能够在新的人生阶段,上演“逆风翻盘”“成功上岸”“学会自洽”的过瘾戏码,能够遇见志同道合的同伴、谆谆教诲的老师,能超越一切“不可能”。青春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随时有重新开局的勇气和机会,而青春的你们恰好拥有这一切,所以请大胆且勇敢地尝试新鲜事物,肆意地生活!

我们还需要学会成长。科研是我们的第一天职,研究是我们这个身份的本质特征。但是我们依然还有生活,还有生长,依然要在青春的时节绽放属于年轻人的特有的魅力。

读研将是我们人生中一段极为宝贵的经历,在短短的几年里,你就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蜕变,看到自己的很多种可能。你会看到一个从未见过的自己——那个实验中聚精会神的你,那个讲台前娓娓道来的你,那个深夜时奋笔疾书的你,那个舞台上熠熠生辉的你……你也许在学术道路上小有建树,追随前人的步伐,为取得的新突破而欢呼雀跃;你也许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间找到平衡,认识到“六便士”很重要,但坚守自己的“月亮”更难能可贵;你也许能勇敢脱下“长衫”,跳下“高台”,享受不受限的人生;你也许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阿勒泰”,在一次次同自我的较劲与释怀中走出一路繁花……

总之,在美好生活即将开始的此时此刻,我们愿意共同留下期待与相信:

精彩属于你,未来期待你。

来源:中国研究生微信公众


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相关文章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院校招生 2025.8.22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院校招生 2025.8.21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院校招生 2025.8.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张雪峰揭秘: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才是读研的隐藏款!

张雪峰揭秘: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才是读研的隐藏款!

院校招生 2025.8.18

26考研,不考数学的宝藏专业汇总!!(适合女生呦)

26考研,不考数学的宝藏专业汇总!!(适合女生呦)

26考研,不考数学的宝藏专业汇总!!(适合女生呦)26考研,不考数学的宝藏专业汇总!!(适合女生呦)26考研,不考数学的宝藏专业汇总!!(适合女生呦)
院校招生 2025.8.18

26考研初试时间已定!MBA学费最新汇总!

26考研初试时间已定!MBA学费最新汇总!

26考研初试时间已定!MBA学费最新汇总!26考研初试时间已定!MBA学费最新汇总!26考研初试时间已定!MBA学费最新汇总!
院校招生 2025.8.12
联考课程 查看更多 >
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基础课程

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基础课程

1.2万

¥ 99

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强化课程

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强化课程

7643

¥ 399

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系统课程

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系统课程

3.0万

¥ 199

备考教材 查看更多 >
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历年真题

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历年真题

53

¥ 19.80

现货正版】MBA MPA MEM MPAcc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新教材

现货正版】MBA MPA MEM MPAcc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新教材

93

¥ 48.80

管理类联考冲刺预测卷

管理类联考冲刺预测卷

35

¥ 45

赵洁

赵洁 资深备考专家

QQ: 3306270471

TEL:13331153269

立即咨询

免费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加入备考交流群

相识不恨晚,备考路上肩并肩

关注都学课堂,了解最新资讯

都学课堂服务号
都学课堂MBA
  • 问老师

  • 手机看课

  • 微信关注

  •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