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风雨,向光而行 | 北大光华MBA深圳宣讲会回顾
院校招生 | 2024年06月19日 13:42 | 文章来源:都学课堂
盛夏鹏城,晴雨相随,恰似新的变化总与机遇相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深圳宣讲会于2024年6月15日星期六下午盛大开启,会场内座无虚席,两百三十余名向往光华的莘莘学子不顾风雨,携带着对知识深沉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汇集一堂,共同享受这场精神与智慧的盛宴。本次宣讲会嘉宾,包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李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北大光华MBA国际项目执行主任江亭儒,北大光华MBA2023级学生、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燕林,北大光华MBA2023级学生、完美日记市场总监陆佩恩,活动由北大光华MBA2021级校友刘芳主持。
教授课堂
李其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
李其教授为在场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精彩课程。他主要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未来发展方向。他指出,过去40多年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层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稳固和强大,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他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对商业世界的敏锐洞察,解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指出中国持续发展的优势在于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景、对基础设施的持续需求以及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强大地位。从微观角度,他娓娓道来,讲述自己儿时在北京乘坐公交车的经历,解释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普通百姓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从宏观角度,他强调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展示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信心和高度的乐观态度。
项目介绍
江亭儒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
北大光华MBA国际项目执行主任
江亭儒教授详细介绍了北大光华MBA项目,他从北大独特的历史背景及家国情怀讲起,通过培养理念、课程设置、课外培养、国际培养等不同视角,帮助在场观众进一步认识并理解北大光华MBA项目是面向未来的、不断创新的。江教授特别介绍了MBA项目已经逐步形成全方位矩阵,包括:综合管理MBA项目、北大-康奈尔MBA/MMH双学位项目、科创+MBA项目和GLOBAL MBA项目。这些项目覆盖了从传统商业管理到泛服务业行业、科技创新及国际化管理等多个领域,旨在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和发展目标。此外,基于对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的深刻理解,江教授指出北大光华MBA培养环节中的校友导师计划以及各个学生组织的设置,都将帮助学生与行业精英和人生榜样建立深度联系,从而突破原有行业、经验的界限,拓展视野和事业的广度。
学生分享
朱燕林
北大光华MBA2023级学生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燕林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成长经历。他介绍了自己的职业背景以及对于所在平板显示行业的理解。作为班级中较为年长的一份子,朱燕林深度解析了自己报考MBA时的思考以及努力备考的过程。他特别强调了光华课程的严谨性和纪律性,尤其是对考勤和考试的严格要求。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学习渴望,更是推动他风雨无阻的来到课堂。从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数据分析与统计决策等硬课到认亲会、开学典礼、班级聚会等同窗活动,他在光华收获满满,更是深刻感受到作为光华人的自豪与骄傲:勇于攀登,敢当前行。
陆佩恩
北大光华MBA2023级学生
完美日记市场总监
陆佩恩同学从一位工作繁忙的职场妈妈的角度,讲述了她报考北大光华MBA的初心以及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的经验。陆佩恩分享到,她与大部分MBA同学处在相似的年龄段及工作状态,渴求行业视野的拓宽以及职业发展的跃升。观察并感受到所处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之后,尽管她个人的路径相对顺利,却也产生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从而希望能过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和更好的社会支持。她强调在光华的收获不仅是同学情谊和新的人脉关系,更是学习习惯、生活状态乃至心态的改变。陆佩恩鼓励在场观众: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面对不确定的勇气和不灭的希望,向光而行。
“北大新青年,商界新领袖”的征途,始于光华,却不止于此。在这片思想的沃土上,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与使命,绘制出独一无二的人生地图。光华管理学院以其开放、包容、创新的氛围,激励着每一位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因思想,而光华”的理念,共同推动社会进步,迎接未来的无限可能。
让我们携手北大光华,开启一段既富有挑战又充满希望的商界领袖成长之旅,共创辉煌未来!
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26招生 | 北京林业大学2026年MBA招生简章
第一届国家发展青年创业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496所最全名单!最新ESI排名,出炉
重磅预告丨 2025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即将盛大召开!
新兴行业新机遇,开启职业发展的第二曲线
两大顶尖商学院联袂打造 四城联动培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推出全球管理硕士双学位项目(Global MiM)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