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满满!浙大MBA新增5门引领未来产业的学科交叉选修课程

院校招生  |  2024年06月19日 14:40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重磅消息!激动人心!

@24级 ZJU-MBAers 快来围观

你们的选修课程名单即将迎来大更新

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浙大MBA将新增5门选修课程

这无疑是你们求学生涯中的一大福音

这次更新

意味着你们的ZJU-MBA学习之旅将更加丰富多彩

你将得到更广泛的知识覆盖以及更专业的指导

那么

这5门备受瞩目的新课程究竟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揭晓答案

共同期待在“浙”里的求学新篇章

“学科交叉BEST战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可见,以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而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养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转化的人才。

在此背景下,作为服务国家战略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坚定践行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再次勇担使命——遵循“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基本原则,携手多个兄弟学院落实管院“学科交叉BEST战略”行动之 “建设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培养具有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性认知的创新型、领导型人才。

历经数月谋划,通过组织申报、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资助建设的首批“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近日已正式立项。

浙大管院首批“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申报答辩会现场

携手多个学院共建的5门课程,

入围首批“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

为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之需,培养具有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性认知的创新型、领导型人才,今年3月,浙大管院组织了首批“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申报工作,鼓励院内教师跨学院共建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前沿性、战略性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自主创新难题攻破、新质生产力培育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自申报工作启动以来,学院众多教师积极踊跃参与,携手来自浙大集成电路学院、能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等多个兄弟学院的优秀教师,共建多门“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

浙大管院首批“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申报答辩会现场

最终共有5门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脱颖而出,成功立项。这些课程将在管院资助建设后,于次年面向管理学院专业学位学生和共建学院学生开设。

集成电路领域

课程一《集成电路自主创“芯”管理》

如今,集成电路相关核心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芯片正成为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的“主战场”和大国竞争的“杀手锏”。然而自2018年以来,集成电路芯片“卡脖子”问题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之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但集成电路芯片“卡脖子”问题从来都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我国集成电路领域要实现自主创“芯”,必须在产业和企业层面依靠技术与创新管理的深度交叉融合,因为集成电路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力和支撑性强、高度复杂等特点。

该课程正是面向国家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集成攻关的重大需求而开发共建,致力于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课程将整合管理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的教学资源和研究优势,提出并实施卓越能力人才培养模型,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开展教学、研究、实验与实践,以筑牢学科交叉知识技能基础,培养一大批未来有潜力成长为集成电路领域国际一流战略型科技企业家、战略型科学家或产业领袖,能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学科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的交叉复合型、高格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课程二《集成电路科技创业管理》

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为保持集成电路市场的国际竞争优势,我国加速布局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发展,然而仍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竞争和不确定性技术路线的巨大挑战。一方面,美国在以其为主导的集成电路发展模式中,通过“卡脖子”技术壁垒,使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陷入疲于被动应付的局面;另一方面,集成电路行业多年来一直遵循“摩尔定律”向前发展,然而随着工艺制程不断逼近物理极限,单纯依靠提高制程来提升集成电路性能变得越来越困难。如何发展“后摩尔时代”的集成电路产业,全球都在积极寻找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路径。

该课程正是为改变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当前竞争格局,进一步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在后摩尔时代的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发展而开发共建。课程将基于“商学+科技”交叉培养模式,培养懂技术、懂管理,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集成电路产业交叉复合型科技创业人才。同时,课程也将基于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CMOS平台,推动“产、学、研、创”发展与落实,为后摩尔时代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以科技创业管理实现“超越追赶”提供人才与科研支撑。

低碳能源与金融领域

课程三《低碳能源与可持续金融》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于2020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两碳”目标,并围绕“双碳”目标在各行各领域开启绿色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而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能源转型,不仅需要各类技术创新,更需要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就需要发展可持续金融。

该课程正是聚焦“双碳”目标下的低碳能源转型与可持续金融发展现状,带领学生深刻了解如何以可持续金融赋能经济社会低碳能源转型发展,从而为推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双赢贡献力量。课程结合能源工程、环境科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将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创新思维和能力,启发他们以学科交叉知识与思维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智力支持。

智能制造领域

课程四《智能制造与管理》

智能制造是我国振兴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要加速智能制造发展,必须深入了解何为“智能制造”及其本质特征:第一,智能制造的核心要义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如今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正深度融合,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是赋能技术,为主导;制造技术是本体技术,为主体;根本任务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第二,智能制造是一个大概念,包含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和新一代智能制造三种基本范式。其中,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这是智能制造的最高范式,其本质是“人工智能+互联网+数字化制造”。第三,智能制造是一个大系统,贯穿于产品、生产、服务等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各个基本环节,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云平台支持下交融成为智能集成制造系统。

为了培养出具有前瞻视野、能够满足制造强国战略之需的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家与经理人,该课程将智能制造的理念与先进的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相结合,并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从而服务于制造强国战略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人工智能领域

课程五《人工智能及行业应用》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正加速推动各行各业的数智化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人工智能”,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可见,人工智能及相关数据技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其对各行各业中的赋能作用也日益凸显。但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各产业,才能最大化推动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转化,当前无论是实践界还是学术界,都还在摸索。

在此背景下,该课程将研究我国智能组织在创新与应用方面的实践,进一步抽象出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的核心规律。课程将以管理学为基础,借助工程科学、数据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力量,围绕人工智能理论及方法、智能医学、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能运营、智慧能源等,培育一批具备高层次、复合型能力的科研领头人和实践领袖。课程不仅将为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服务,支持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和"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还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并根据各行业实际需求,拓宽人工智能应用范围,从而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交叉复合型创新领导人才培养,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献力

随着生成式AI、大数据等各类数智技术的蓬勃发展,如今世界各国纷纷加速布局数智经济赛道,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带来的战略性机遇。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人才培养,离不开多元化、多层次人才链的打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其中,人才链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主体力量。这里的“人才链”所包含的,绝不只是某个单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还有能够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科学家、卓越企业家、优秀金融家等交叉复合型创新领导人才。

正是基于国家对这些紧缺人才的急需,浙大管院于今年年初在“学科交叉BEST战略”行动布局中开创性加入“建设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联合理工农医等对应学科的兄弟学院,共建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之需的高质量、前沿性、战略性的“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创新趋势、核心问题与挑战,学习与之相应的管理策略,培养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性认知。

如今,首批“学科交叉创新产业课程”已进入建设周期,相信在管院与理工农医相关学院的共同努力下,该课程将在探索商学教育新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培养国家紧缺的交叉复合型创新领导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相关文章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绿色经济与循环商业”MBA公开课暨2026“先锋洞见”对话

院校招生 昨天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阵容已集结! | 2025级上财滴水湖高金MBA新生画像大揭秘!

院校招生 昨天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院校招生 2025.8.22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院校招生 2025.8.21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院校招生 2025.8.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张雪峰揭秘: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才是读研的隐藏款!

张雪峰揭秘: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才是读研的隐藏款!

院校招生 2025.8.18
联考课程 查看更多 >
2026级清北EMBA笔试辅导

2026级清北EMBA笔试辅导

14

¥ 49800

英语(二)历年真题集配套课程

英语(二)历年真题集配套课程

1.1万

免费

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基础课程

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基础课程

1.2万

¥ 99

备考教材 查看更多 >
管理类—写作历年真题精讲(MBA/MPA/MPAcc等专业)

管理类—写作历年真题精讲(MBA/MPA/MPAcc等专业)

9

¥ 39

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历年真题

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历年真题

53

¥ 19.80

管理类联考冲刺预测卷

管理类联考冲刺预测卷

35

¥ 45

杨琼

杨琼 高级教育顾问

QQ: 2126999655

TEL:15311676757

立即咨询

免费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加入备考交流群

相识不恨晚,备考路上肩并肩

关注都学课堂,了解最新资讯

都学课堂服务号
都学课堂MBA
  • 问老师

  • 手机看课

  • 微信关注

  •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