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必看|今年两会解读

院校招生  |  2024年03月13日 11:49  |  文章来源:都学MBA

两会是什么会?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两会和xx大有什么区别?

两会是人大会议(人民代表参加的会议)+政协会议,xx大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参加的会议)。

议案和提案有什么区别?

议案是人大的专用词,在投票通过之后才会有法律的约束力;提案是由政协委员向人大或政府提出的,其针对的是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主要体现的是政协的参政。

2024年两会重点

2023年工作回顾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重点: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解读:当提及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时,规范表述叫“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不能再说“经济下行”了。)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重点: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解读:里面出现的属于我国去年发展的显著成就,考生必知必会。)

①国产大飞机:2023年5月28日,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该航班标志着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中国大飞机的“空中体验”正式走进广大消费者。

②国产大型邮轮:2023年11月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在上海外高桥造船码头正式交付用户。这标志着我国成为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可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

③新能源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而且我国配套充电设施数量居全球第一。

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重点: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有力推进。

(解读:实验室体系是以国家实验室为龙头,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协同合作、良性互动的平台体系。既然叫“体系”,就意味着这不是某个单一领域内的实验室建设,也不是某个单一学科内的任务,而是需要我们树立系统思维和协同观念,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发挥好,协同构建一个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重点: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

重点:粮食产量1.39万亿斤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

重点:“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

(解读: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伴随改革开放起步的中国第一个世界超级生态工程,是针对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三大区域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状况,于1978年启动的大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该工程开展目的是防沙治沙,做好荒漠化防治工作。从2012年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82亿亩,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毛乌素沙漠变成了“毛乌素绿洲”。)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重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解读:主要是数据)

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解读:稳是大局、基础,进是方向、动力。在大局稳定的基础上,我们再积极进取,不能盲目求进使大局动荡。立是新机制的建立,破是旧机制的破处。我们要先建立起新机制,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打破旧机制。)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解读:财政部分特别提及了三点,分别是赤字率、政府投资和特别国债。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政府投资: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特别国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解读:“取向一致性”就是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保证各领域的政策能够紧密联系、协同联动,起到“1+1>2”的效果。)

今年部分重点工作

(一)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重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未来产业方面,需要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数字经济方面,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重点: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

(三)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重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重点: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

(五)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

重点: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高质量共建“①带①路”走深走实。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六)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重点: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重点: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八)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

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特别提到了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重点: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重点: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别提到了四点:①就业方面,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教育方面,要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医保方面,要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社会保障方面,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两会热点: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十大信号

1、2024年将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左右,2023年GDP两年复合增长4.1%,意味着政策加码推动经济恢复的决心,释放积极信号。但也提到“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

2、政策总基调为扩张。“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

3、财政政策积极加力。今年财政扩张力度有多大?我们算一算,广义财政支出规模为“4.06万亿赤字规模+3.9万亿地方专项债+1万亿新增不列入赤字的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去年四季度发行的特别国债+5000亿以上的PSL”。分解看,赤字率3%对应4.06万亿赤字规模,比去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这是狭义财政。再来看广义财政,3.9万亿地方专项债,比去年增加1000亿;去年4季度临时将赤字率提升至3.8%,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大部分用于今年花;新增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不列入赤字;累计发行5000亿支持三大工程的PSL,后续可能还会增加。地方政府化债,中央财政扩张,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加上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房地产调控,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这是完成今年5%经济增速目标的支撑。

4、“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预计继续降准降息。

5、扩大内需。消费方面,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投资方面,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新基建。

6、新质生产力。一是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二是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依次提及“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三是一体化算力体系、数字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7、“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法治兴则市场兴。

8、“优化房地产政策”。地方因城施策放松限购限贷,但当前房地产销售仍低迷,可考虑“降息+放松限购+住房银行”的组合拳。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三大工程”建设、“人地钱”挂钩政策、户籍制度改革正加速推动。

9、“弘扬优秀民营企业家精神”。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提高融资支持,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提振民营经济信心。

10、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2023年10月,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

以上就是今年两会的重要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复试有所帮助~


都学课堂MPAcc全程班。选MPAcc,上都学课堂

相关文章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华东师大2025级MBA新生画像——快来解锁你的新同学!

院校招生 昨天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MBAChina到访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调研交流

院校招生 2025.8.21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活动报名@珠海 | 北大汇丰MBA公开课《智能突围:AI时代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国际化》

院校招生 2025.8.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初试科目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厦门理工学院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有关变化情况的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承德医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赣南师范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西昌学院2026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及大纲调整公告

院校招生 2025.8.1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关于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大纲调整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及考试大纲的通知

院校招生 2025.8.1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院校招生 2025.8.19

张雪峰揭秘: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才是读研的隐藏款!

张雪峰揭秘: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才是读研的隐藏款!

院校招生 2025.8.18

26考研,不考数学的宝藏专业汇总!!(适合女生呦)

26考研,不考数学的宝藏专业汇总!!(适合女生呦)

26考研,不考数学的宝藏专业汇总!!(适合女生呦)26考研,不考数学的宝藏专业汇总!!(适合女生呦)26考研,不考数学的宝藏专业汇总!!(适合女生呦)
院校招生 2025.8.18

26考研初试时间已定!MBA学费最新汇总!

26考研初试时间已定!MBA学费最新汇总!

26考研初试时间已定!MBA学费最新汇总!26考研初试时间已定!MBA学费最新汇总!26考研初试时间已定!MBA学费最新汇总!
院校招生 2025.8.12
联考课程 查看更多 >
考研英语二阅读真题带刷营

考研英语二阅读真题带刷营

222

¥ 69.90

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基础课程

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基础课程

1.2万

¥ 99

田然管理类联考综合写作系统课程

田然管理类联考综合写作系统课程

579

¥ 199

备考教材 查看更多 >
考研刷题包(真题集+预测卷)

考研刷题包(真题集+预测卷)

6

¥ 65

考研英语(二)冲刺预测卷

考研英语(二)冲刺预测卷

15

¥ 25.90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冲刺预测卷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冲刺预测卷

25

¥ 25.90

赵洁

赵洁 资深备考专家

QQ: 3306270471

TEL:13331153269

立即咨询

免费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加入备考交流群

相识不恨晚,备考路上肩并肩

关注都学课堂,了解最新资讯

都学课堂服务号
都学课堂MBA
  • 问老师

  • 手机看课

  • 微信关注

  •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