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外国国籍!两位科学家,转为中科院院士
院校招生 | 2023年06月03日 09:37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6月1日,中国科学院官网发布《关于孙立成、谢晓亮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公告》。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外籍院士在成为中国公民后,经学部主席团研究、中国科学院党组同意,并报党中央、国务院备案,可转为院士。
孙立成院士简介
孙立成(Licheng Sun),1962年8月生于黑龙江省东宁县,物理化学家,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化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国家杰出教授,瑞典皇家工学院讲席教授、“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孙立成分别于1984年、1987年和1990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1993年在德国马普辐射化学研究所作博士后;1993-1995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作洪堡学者;1995-1999年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作助理教授;1999-2004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作副教授,2004年受聘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讲席教授。2017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孙立成教授长期从事太阳能燃料与太阳能电池科学前沿领域应用基础研究。
为表彰他近二十年突出的国际科技合作,以及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中国政府授予他2018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谢晓亮院士简介
谢晓亮(Xiaoliang Sunney Xie),男,汉族,196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生物物理化学家,曾任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Mallinckrodt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北京昌平实验室主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谢晓亮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毕业后进入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进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工作;1999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是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引进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年担任哈佛大学Mallinckrodt讲席教授;2010年主持创办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担任主任;2016年组建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担任主任;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7月正式全职回到北京大学工作,并担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2020年担任北京昌平实验室主任。
背景介绍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外籍院士在成为中国公民后,经学部主席团研究、中国科学院党组同意,并报党中央、国务院备案,可转为院士。
此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于2017年转为院士。在当时,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学部历史上是首次,无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学部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按照新制订的程序和规则,杨振宁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2018年,蒲慕明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都学课堂MPAcc全程班。选MPAcc,上都学课堂
两大顶尖商学院联袂打造 四城联动培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推出全球管理硕士双学位项目(Global MiM)
这几所双非院校,比985奖学金还高!
全国985院校MBA项目学费汇总!最低7万!
26招生 | 2026浙江大学EMBA招生专题正式发布!
京津冀商学院聚首腾讯总部 共探专业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高性价比!各省学费最低的MBA院校汇总,收藏!
招生工作 | 浙工大MBA、MEM招生宣讲会暨校园开放日
这个时代,自我投资还是一笔划算买卖吗?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