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奖学金官宣停发?
院校招生 | 2023年06月03日 11:55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前一阵儿,微博有同学吐槽某学校取消奖学金一事,称“21级的学长学姐都有,轮到自己这里,不光学费涨了,还没有奖学金拿,简直太难了!”
底下23考研的应届新生,也在担心今年是不是能有奖学金拿,有小伙伴回复称:招生简章中没有提到23新生可以领取奖学金。
咱们考研上岸之后,除了学历上有了提升,未来找工作具备优势,还有就是在读研时能拿到丰厚的奖学金。
但近几年,有不少所院校选择调整奖学金设置,甚至拟取消奖学金发放。
01部分院校调整奖学金设置
之前就有某政法大学,在研究生奖学金只提及到综合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新生奖学金悄悄被取消了。
之前的新生奖学金有三个等级,12000元、8000元、4000元,问题是新生简章中还有提到,后面却突然取消,很多同学都表示无法接受。
无独有偶,某师范大学也拟取消了奖学金政策。之前,新生奖学金的标准为:一志愿考生6000元,其他类考生为4000元。但是等回头再看2022年奖学金实施办法,已经没有这条规定了。
江苏某大学在2021年招生简章,还有优秀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但在21年9月,就表示自2022级新生开始,取消优秀研究生新生奖学金。
随着考研报考人数越来越多,有些院校的经济压力可能比较大,很多学校通过削减奖学金,来降低整体开支。
同学们在择校过程中,一定要全方位了解院校信息,并评估自己的经济能力,做足准备!以下是奖学金100%覆盖的院校汇总,记得收藏一下哦~
02研究生有哪些福利待遇
研究生期间奖学金名目众多,不仅学校会提供各类奖学金,未来毕业也有生活补助和积分落户等政策,找工作时优势也会更大。
学校福利
研究生期间有奖助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等等。当然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比例,一般学校覆盖范围在40%-80%左右。
社会福利
各地人才引进政策对研究生补贴力度很大,比如杭州硕士研究生生活补贴3w,博士研究生5w。还有不少城市为了吸引人才会完善应届生福利政策,会提供一些租房、购房和生活补贴。
工作福利
工作上,首先研究生实习机会比本科生更多一点,有些单位的岗位只对研究生开放。另外还有很多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对学历有要求,并且研究生能报考的岗位比本科多不少,甚至薪资待遇也比本科高得多。
除此之外,教师评级研究生也更有优势,更容易获得一级教师职称。
研究生福利不光调动了学生们考研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帮助很多考生实现减负。
上岸后的“红利”不仅体现在读研期间,最主要的是考上研究生后基本就和好工作挂钩了。
03人才引进政策的新变化
近几年,各省市的人才政策有明显收紧趋势,从大水漫灌,到精确引流,各大城市都在细化抢人大战的策略。
取消租房和生活补贴
2021年5月,深圳人社局发布公告,对现有人才政策作出调整:自2021年9月1日起,新引进人才不再受理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
购房门槛变高
今年以来,广州、南京、杭州、东莞、西安等地均收紧了人才落户及购房门槛,其中广州、南京、杭州年内不止一次收紧人才购房门槛。
南京市人才购房新政》规定:硕士学位社保要缴纳6个月;本科学历社保需要缴纳12个月,门槛被提高了不少。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抢人大战”还在继续,但不再“盲抢”,从来者不拒到现在,他们需要的是更加优秀的人才。
当然,各地区更多的是对福利内容进行优化。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出台关于研究生的各种优惠政策,包括购房补贴和积分落户等等。
北京市:2020年《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的同学可以加26分,最高学历分差达到了11分。
天津市:落户政策上天津是本科以上学历可以直接落户,还有在租房补助,博士毕业生每年3.6万元,硕士每年2.4万,本科生则是1.2万元。
杭州市:毕业后一年内在该市用人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硕士研究生:每人补贴2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补贴3万元,申请时限为自毕业之日起一年内,一次性发放。
沈阳市:对新落户并在沈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在沈阳首次购买商品住房,分别给予7万元、4万元和2万元购房补贴。
但甭管读研福利有哪些变化,咱们得先考上才能吐槽啊,不然也影响不到咱
都学课堂MBA带学班。读MBA,上都学课堂
两大顶尖商学院联袂打造 四城联动培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推出全球管理硕士双学位项目(Global MiM)
这几所双非院校,比985奖学金还高!
全国985院校MBA项目学费汇总!最低7万!
26招生 | 2026浙江大学EMBA招生专题正式发布!
京津冀商学院聚首腾讯总部 共探专业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高性价比!各省学费最低的MBA院校汇总,收藏!
招生工作 | 浙工大MBA、MEM招生宣讲会暨校园开放日
这个时代,自我投资还是一笔划算买卖吗?
免费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相识不恨晚,备考路上肩并肩
关注都学课堂,了解最新资讯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