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医学院:养和百年成就善业

校友分享  |  2022年05月06日 11:10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前 言

谈及在港大医学院一百三十五年的历程中,养和医院算得上是结伴同行时间最长的医院之一。在人们仍信奉迷信古法治病的年代,养和医院成功施行了一系列大手术,更推动了华人对手术观念的重大转变。




养和百年发展史

养和是香港

首屈一指的私立医院

公认拥有最好的

医疗条件及护理服务


与港大结缘,在于养和的创办人之一,正是香港华人西医书院(即医学院前身)第二届毕业生关景良。


关景良(又名关心焉),孙中山曾为关景良担任证婚人,并将自己的医疗器具赠予这位好友。关景良虽然没有追随孙中山去开创新中国,但他建立的事业也改变了香港。


01

直至上世纪20年代,香港的医院主要由政府或教会办理,私人执业的华人医生如果想将病人转介到医院治疗,几乎不可能。

02

1922年,关景良联同多名资深华医共同创办“香江养和园”。这是当时唯一由华人医生主治,为本地人服务的医院,前任广东公医大学医学院院长李树芬获委任为首任院长,1926年正式易名为养和医院。





国父医事顾问任院长

李树芬出生于1887年,恰好与母校华人西医书院的创校同年。他读书时就加入了同盟会,民国成立后出任第一届卫生司长,并获大师兄孙中山委任为医事顾问。据他回忆,孙中山临终之前,是他决定做测试性开刀手术,最后确诊是原发性肝癌。


在李医生初掌养和医院之际,一般市民仍普遍奉行古法治病,甚至诉诸迷信,驱邪治鬼,


但他凭个人声望

亲自施行一系列大型手术

推动了华人对于手术观念的转变

带来重大突破


他于1958年退休,并于1963年成立李树芬医学基金,以促进香港的医学教育与医学研究为宗旨。


如果说孙中山的革命

靠的是同窗之盟

养和的基业靠的则是兄弟情谊


1

李树芬的左膀右臂——弟弟李树培(即现任院长李维达之父),也是港大医学院旧生。


多年来李氏兄弟一直情紧母校,对医学院的发展贡献卓著,包括曾向母校捐赠薄扶林道的地皮和资助多个最高荣誉的明德教授席。


2

自1997年起,为医学院的师弟师妹提供实习课程及临床体验机会,现已逐步扩至专科培训,近年还专门在医院内设立港大临床医学部(HKU Clinical Academic Unit),供港大教学之余,亦能利用普通病房床位(男女各六张)给病人收费更相宜的高质选择。


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右)和

养和医院院长李维达(左)

为设立于养和医院的

香港大学临床医学教研部揭幕


为向李氏兄弟致敬,港大医学院早年在沙宣道七号的大楼曾以李树芬命名,搬往现址后特意将庭中花园命名为“芬培花园”,以志不忘。


李树培为位于港大医学院的

芬培花园开幕礼致辞

芬培花园不仅是对这两位大医的纪念,“芬培”二字本身,也是对所有投身医学教育的人最好的提醒:


创办医院,是为病人谋求

健康平和,养生安心

建立医学院

是希望收获桃李满门,人才辈出


凡成就善业,都建立于同一个根基,正如李树芬曾言:“愿尽我一生,使世界比我初生所见的更为美好。”




阅读往期 /《杏林故事》


相关文章
联考课程 查看更多 >
2025复试调剂政治专项班

2025复试调剂政治专项班

61

¥ 499

MBA等管理类硕士择校与面试系列课程

MBA等管理类硕士择校与面试系列课程

2

¥ 9.90

2026管理类联考——习题讲评/考研资讯

2026管理类联考——习题讲评/考研资讯

382

免费

备考教材 查看更多 >
管理类—逻辑历年真题精讲(MBA/MPA/MPAcc等专业)

管理类—逻辑历年真题精讲(MBA/MPA/MPAcc等专业)

9

¥ 45.90

生态竞争-数字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

生态竞争-数字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

0

¥ 68

考研英语(二)冲刺预测卷

考研英语(二)冲刺预测卷

15

¥ 25.90

杨琼

杨琼 高级教育顾问

QQ: 2126999655

TEL:15311676757

立即咨询

免费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加入备考交流群

相识不恨晚,备考路上肩并肩

  • 问老师

  • 手机看课

  • 微信关注

  •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