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线会下降吗?上岸会更容易吗?
院校招生 | 2023年11月27日 17:03 | 文章来源:都学考研
从24考研战打响以来,不少专业人士预测今年考研人数会下降,而且大家也感觉周围考研复习的人少了,果不其然,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438万,较上年下降36万,降幅7.59%。实现近9年来首次降低!那么,考研人数的下降对于我们考研上岸的概率有什么影响,国家线会因为人数的下降而降低吗?小编先来分析一波!
01考研热降温,原因何在?
第一,留学市场回暖。前几年受疫情影响,不少本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选择转战国内高校提升学历,考研成为他们的“平替”。而随着今年出入境的放开,原本受限只能选择考研的学生将会重新回到留学赛道上,而且国外赛道选择和机会更多,国内考研只能报名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可谓是“过独木桥才能上岸”。这或是今年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
第二,国考报名招录双涨。2024国考的招录人数为39561,涨幅近7%,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截至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结束,共有303.3万人通过招录单位的资格审查,比去年同期增加43.53万人。平均竞争比为77:1,高于去年的70:1。而且相当一部分国考岗位面向应届本科生毕业生,如果考研失败连应届生就业的窗口也错失了,不如专心考公,毕竟“宇宙的尽头是考公”。
第三,名校推免比例增加,专硕名额扩大,学硕名额缩减。推免比例增加必然引起统考报名人数的下降,尤其在名校中更为明显,因此更多的学生开始选择“逆向考研”。另外,部分专业的专硕招生名额已超过学硕名额,但不少专业的专硕学费远高于学硕,这导致部分家庭对考生教育投资的价格敏感度更高,读研成本增加,部分考生会优先考虑选择进入就业市场。
第四,趋向于理性选择考研和就业。近些年的考研热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硕士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也面临着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的问题,而且读研压力大,经济和时间成本高,有的就业前景和前途可能也不像人们所期望的那么美好。
【专家说】
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申国昌看来,相比上一年,2024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下降了7.6%,确实值得关注,但变化幅度并不属于断崖式下降,也不必大惊小怪,仍为正常趋势。
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蔺跟荣说,研究生教育仍然是“高层次人才”和“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部分学生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和学位层次,增强就业能力,“考研热”现象仍然存在。
02国家线会下降吗?上岸会更容易吗?
首先要说明的是,不少同学要达到的分数是远高于国家线的,国家线的变化对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它会反应出24考研总体的分数情况,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射院校线和专业线。
从近5年国家线趋势分析来看,22考研报考人数暴涨,国家线上涨;23考研报考人数放缓,国家线有所下降,所以24考研的国家线或许也会继续下降。但是在部分学科国家线下降的同时,哲学、教育学、艺术学、体育学等偏向文科类的学科专业国家线不降反升(或者下降幅度不大)。因此,国家线的变化是受到考研报名人数、题目难度、学科特点、考生总体水平等的综合影响的。
至于上岸是否会更加容易,本质上取决于各位同学的复习效果和考场发挥。
1.对于部分专业报录比在2-3甚至小于1的情况下,这部分考生的上岸难度会明显下降;
2.对于自主划线和院校线远高于国家线的考生来说,影响不是很大,部分院校和专业的竞争力并未下降;
3.对于全体考生来说,报名人数整体下降,是一个不错的机遇,就算第一志愿上岸失败,调剂也会多出许多缺口来。
我们需要记住,只要我们分数足够高,我们就可以所向披靡,考研上岸不在话下,其他因素都影响不到你!
都学课堂MPAcc全程班。选MPAcc,上都学课堂
26招生 |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6年“农业管理”“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精彩议程抢先看 | 2026东华大学MBA/EMBA/MPAcc/MEM/MF/MIB培养体系再升级!
中欧创新创业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5年MBA校园开放日活动通知
问老师
手机看课
微信关注
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