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掌握三个系统综合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0日浏览数量:2119

1、“设身处地”训练。


出5~10道不同类型的题目给自己做,考什么?怎么问?陷阱在何处?怎样构造迷惑性选项?在平时的训练中,比如对一些考过的题,考生也可以换种问法来出题,以训练自己的思路,下面举一例。


■由于近期的干旱和高温,导致海湾盐度增加,引起了许多鱼的死亡。虾虽然可以适应高盐度,但盐度高也给养虾场带来了不幸。以下哪个选项如果为真,能够提供解释以上现象的原因?


A. 一些鱼会到低盐度的海域去,来逃脱死亡的厄运


B. 持续的干旱会使海湾的水位下降,这已经引起了有关机构的注意


C. 幼虾吃的有机物在盐度高的环境下几乎难以存活


D. 水温升高会使虾更快速地繁殖。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如果C项为真,说明虽然虾能适应高盐度,但是由于幼虾吃的有机物在高盐度下难以存活,因此,海湾盐度增高,同样威胁到虾的生存特别是繁衍,给养虾场带来不幸。其余各项均不能解释题干。


本题也可以改造成削弱题型:“虽然近期的干旱和高温导致了海湾盐度增加,引起了许多鱼的死亡,但虾可以适应高盐度,因此,盐度高不会给养虾场带来不幸。以下哪个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在选项不变的情况下,答案不变。


2、“题河战术”训练。


只有通过平时的强化训练,才能真正迅速、有效地培养考试现场的感觉,从而在正式应试时迅速找到解题方向。


复习迎考只是一个挖掘潜能、规范操作的过程,它绝不是去系统地学逻辑学,而是搞“题河战术”(“题海战术”是指超大量做题,“题河战术”是指做适量的题),以题论题绝对是短时间内提高逻辑考试成绩的最好办法。而在题目训练的过程中能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逻辑复习效果的关键。


看本书的例题,最好也先做一遍,再看它的分析,平均一分半钟做一道。做题时心态要平和,不要钻牛角尖。感觉一下一分半钟的长度,实际还是很长的。个别题稍难,可能化的时间要长些,也不要着急。训练的过程本身就是为了达到熟能生巧,等你认真研读完本书,解题的速度也自然会提上来。记忆力对平时的训练起很大作用,类似的题目做过一遍之后,应当留下思路的痕迹,所谓“做一道是一道”。


3、“解剖实验”训练。


平时训练时,对自己做错的题或虽然作对但费时较多的题,在回头重做时,一定要写下这道题的分析过程,进行“解剖”实验,规范自己的思路及操作。下面举一例:


■如果李生喜欢表演,则他报考戏剧学院;如果他不喜欢表演,则他可以成为戏剧理论家;如果他不报考戏剧学院,则不能成为戏剧理论家。


由此可推出李生将:


A.不喜欢表演。


B.成为戏剧理论家。


C.不报考戏剧学院。


D.报考戏剧学院。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本题是一道复合命题推理的题型,其解题方法是边读题边抽象出推理关系,并记在草稿纸上,通过递推,即可找到答案。由本题题干,可得出以下推理关系:


喜欢表演→报考戏剧学院(1)


不喜欢表演→能成为理论家(2)


不报考戏剧学院→不能成为理论家(3)


因此,(3)等价与它的逆否命题:能成为理论家→报考戏剧学院(4)


由(2)和(4)得出,不喜欢表演→报考戏剧学院(5)


所以,由(1)和(5),不管李生喜不喜欢表演,都将报考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