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然:解读2016年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07日浏览数量:2528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其实还是供不应求的。

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 

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的要求过高。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什么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

【论证框架】 

1、2012年减少345万→ 劳动力从过剩变短缺 

2、用工荒和岗求比1.06→ 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 

3、一个人受教育越高越……→ 大学生更容易就业 

4、采取„„措施→ 就业难不复存在 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要点全析】 

1.推断不当: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不能推出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减少代表下降,但不意味着短缺,更无法判断从过剩变短缺。

2.推断不当:长三角“用工荒”和全国总体需求大于供给无法推出大学生供不应求。长三角主要就业人群未必是大学生,且大学生只是全国劳动力市场部分人群,整体供不应求推不出某部分供不应求。  

3.推断不当: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不意味着素质越高,适应能力越强,高学历与高素质没有必然联系。同时素质高与更容易就业也没有直接必然规律,因此无法说明大学生更容易就业。 

4.自相矛盾:原文第三段说“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与前文第一段说“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自相矛盾。 

5.条件缺失 :调整专业设置、开展就业教育和鼓励自主创业不能推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能解决。这些措施都是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一,有助于减小问题,但也并非充分条件,无法保证问题的解决。对于解决就业问题不是绝对的。  

【参考范文】 

大学生就业不是问题言之尚早 

原文通过多方面论证,试图说明大学生就业并不难的结论,但是论证存在多处缺陷或漏洞,分析如下: 

首先,“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45万”不能推出“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代表数量有所下降,但只有知道需求是多少,与需求比较才知道这个下降是否造成短缺,仅从下降看不出变成短缺。 

其次,长三角“用工荒”和全国总体需求大于供给无法推出大学生供不应求。长三角“用工荒”主要对象为农民工而非大学生,而且大学生只是劳动力市场部分人群,整体情况供不应求推不出大学生群体供不应求。由于这两个论证对象均存在偏差,不能证明原结论。 

再次,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不意味着素质越高,适应能力越强。高学历与高素质没有必然联系,而且有时高学历反而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高素质也不能推出适应能力更强和更容易就业。而且,原文开始说“一个人”后来说大学生群体,个体性质无法直接迁移到整体。因此这个论证存在推理漏洞。 

最后,“调整专业设置、开展就业教育和鼓励自主创业”不能推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能解决”。这些措施都是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措施之一,可以减小就业难问题,但也并非充分条件,无法仅靠这些保证就业难问题一定“不复存在”。 

综上所述,原文在概念、推断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妥之处,如果没有更严谨论证,不宜过早下“大学生就业并不难”的结论。(552字)